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4篇)正文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4篇)》

时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节肢动物教学设计(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节肢动物教案 篇1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2)描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3)总结出并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蝗虫和其他几种常见昆虫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树立生物的结

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不同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难点 重点

1、节肢动物的特征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不同节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动物类群。

一、昆虫的基本特征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以蝗虫为代表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

1、蝗虫

(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①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角分节,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三个单眼(仅能感光)和一对复眼。有

②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分的足,尤其是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两对翅膀,适于飞行。(2)蝗虫的呼吸

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有8对气门,前4对吸气,后6对呼气,气体由前向后流动。(3)外骨骼

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对比其他几种常见的昆虫总结昆虫的基本特征。

昆虫的基本特征: 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一般),三对足,等等

二、其他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除了昆虫外,还包括其他类群。例如蜘蛛、虾、马陆等等,但这些动物都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就因为附肢分节而得名。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三、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

1、虾、蟹提为人类提供了可口的食物。

2、蜜蜂、蝴蝶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有害:蚊、蜱虫、螨 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蝗虫引发自然灾害等。小结,习题。板书设计

节肢动物

一、昆虫的基本特征

一对触角

两对翅(一般)

三对足

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三、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

有害

教案:初一生物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篇2

教案精选:初一生物《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生物《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在已知的约150多万种动物中,节肢动物占85%左右,是动物界的第一大门。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最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对学生全面了解节肢动物的类群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材最后介绍了人类对虾和蟹的利用,体现了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本节课拟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1.利用求同比较法,请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得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2.利用求异比较法,请学生寻找各种动物的不同点,进行整理归类,得出最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昆虫类、甲壳类、多足类、蛛形类。

3.通过人人动手画甲壳类动物虾和蟹的洄游规律的示意图,使知识变得形象、简单。

二、课时按排

本节课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

3.了解虾和蟹的洄游规律。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在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2.初步接触作图法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的应用。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节肢动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 :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准备蝗虫、苍蝇、马陆、蚰蜒、蜘蛛、虾和蟹等实物。教师准备蝗虫、蜈蚣、蜘蛛、蝎、虾和蟹的挂图或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蝗虫和苍蝇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为什么都属于昆虫类呢?你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学生答:蝗虫和蝇具备昆虫的主要特征,是经过观察比较得出的。教师强调只有认真地观察和比较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共同点(即求同比较)。

导入 主题: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几种动物,看看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昆虫类动物比较有何共同之处?

(二)新课

1.展示实物和挂图,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1)节肢动物的特征

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备实物,比较各种动物在足、触角、身体表面等的异同点(相互间可以讨论),教师利用挂图或投影适当引导后得出: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都具备分节的足、触角和身体,都有外骨胳。最后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其他各类节肢动物

拿虾和蟹与昆虫比较,是否具备昆虫的特征?学生答:无。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观察虾和蟹的头胸部,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具头胸甲。故称之为甲壳类。

拿蜘蛛、马陆、蚰蜒与蝗虫比较,找出它们在足、身体分部的不同点,得出蜘蛛属蛛形类,马陆、蚰蜒属多足类。

2.设计简图,表示对虾、河蟹的洄游规律

由于对虾、河蟹、梭子蟹的经济价值高,人们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虾、河蟹的洄游规律。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教学材料,再设计简图(教师适当提示)表示它们的洄游规律。教师课堂内巡视,选出最理想的简图投影,并给予介绍和补充(简图见板书)。

(三)小结本课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2.其它节肢动物

甲壳纲

头胸部外有头胸甲,如虾和蟹。

多足纲

每个体节有一对或两对足,如蜈蚣和蚰蜒。

蛛形纲

如蜘蛛和蝎。

3.虾和蟹的洄游

渤海(繁殖)

5月

到达10月底

8-9月

长江

江河(生活)

交配产卵

3月 11月初

第二年3-5月

迁移

黄海(过冬)

对虾的洄游规律

河蟹的洄游规律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本节课中,得出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归纳法

(C)求异比较

(D)求同比较法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甲壳类动物的是()

(A)金龟子(B)梭子蟹(C)虾(D)青蟹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蜈蚣、蚰蜒、河虾、河蟹、蚊子、狼蛛、蝎、马陆、螳螂、棉红蜘蛛、蚱蜢,这些动物中属昆虫类的有,身体一般分为

;属甲壳类的有,身体一般分为

;属蛛形类的有,属多足类的有。

2.课后练习

(5)蚯蚓身体和蝗虫一样分节,为什么不属于节肢动物?

3.参考答案

(1)(D)(2)(A)(3)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4)蚊子、螳螂、蚱蜢 头 胸 腹 河虾、河蟹 头胸部和腹部 狼蛛、蝎、棉红蜘蛛 蜈蚣、蚰蜒、马陆(5)蚯蚓身体虽然分节,但它不具备节肢动物的其它特征:体表有外骨胳,有分节的足和触角,身体一般分部。所以它不是节肢动物。

4.简要分析

(1)比较是常见的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相同点,为求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点,为求异比较。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篇3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学生实验观察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由一段动画儿歌《蜗牛和黄鹂》导入课题,提问学生蜗牛属于哪一类动物。然后出示本节课题以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播放一段有关软体动物的短片,让学生认识多种多样软体动物,对于软体动物大致形成一个概念,从心理上消除在学习之前的一些错误认识。按照学生的分组给学生分发一些不同形态的软体动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并对照教材认识各部分的结构,重点观察贝壳、外套膜、足、鳃等,然后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贝壳的作用?2、如何运动?3、如何呼吸?4、如何摄食?(5分钟)同时用多媒体出示河蚌内部结构解剖图,作为学生寻找和观察以上结构的依据。在寻找和观察河蚌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实现探究式学习的方式。然后让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来自己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特点:

身体的表面有两片坚硬贝壳,不同的软体动物其贝壳的形态不同。贝壳的内面紧贴是一层柔软的外套膜,外套膜包裹着河蚌柔软的身体,身体有一肌肉质足----是运动器官,里面是更柔软的内脏团,在内脏团的两侧是呼吸器官----鳃。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河蚌的外套膜,也许会寻找到珍珠哪!(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和学习的兴趣)。

回顾短片中的内容:“他们为人类奉献珍珠,我们很少想到它的辛苦”。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这里用了“辛苦”二字?

知识拓展:同学们是否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展示珍珠形成的过程示意图,解释珍珠形成的原因:河蚌的外套膜可以分泌珍珠质,形成河蚌贝壳里面光亮的珍珠层。当外套膜受到沙粒或者异物刺激时,珍珠层会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包裹起来,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

设问:珍珠形成了,软体动物呢?引发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看教材,阅读教材中关于石鳖、蜗牛、乌贼的资料,了解其他软体动物。回顾短片中的内容,思考: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二部分:通过第一部分软体动物来引出节肢动物的学习。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是我们喜欢的“海鲜”,那么同样是海鲜的虾蟹怎么不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哪类动物?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经命名的有120万种以上。究竟包括哪些动物呢?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片《虫虫特工队》片段:你看到了哪些虫虫?(独角仙、苍蝇、瓢虫、竹节虫、蜜蜂、蝗虫、蝴蝶、跳蚤、螳螂、蜘蛛、甲壳虫等)它们都是昆虫吗?昆虫有什么特征呢?

出示蝗虫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的要求,分组观察并讨论解决所出示的有关问题。(5分钟)然后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分析回答,不到之处由其他学生一一补充分析。并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关问题的答案。观察的要求:

1.观察蝗虫身体胸部、腹部和足、触角的分节情况。提示:胸部分部,腹部和足以及触角分节。2.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提示:蝗虫的前足、中足和后足分别着生在前胸、中胸和后胸上。前翅革质起保护后翅的作用着生在中胸、后翅膜质着生在后胸。3.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提示:蝗虫的气门着生在腹部的两侧。

4.轻轻地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提示:蝗虫的头部和胸部坚硬有外骨骼保护,腹部稍微柔软一些。讨论的问题:

1.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

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4.体表坚硬对于蝗虫有什么意义? 答案:

1.蝗虫身体可分为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单眼三只、口器一个,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有前足、中足、后足各一对,是运动中心。腹部有生殖器和气门,是生殖和呼吸中心。2.足和触角均分节,两对翅。使得蝗虫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取食和逃避天敌。

3.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的“门户”,其内连接不断分支的气管,依靠细支气管直接和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蝗虫依靠气管进行呼吸。

4.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又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蝗虫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蝗虫的呼吸与气门有关? 节肢动物的分类: 参考教材插图,完成观察思考中的表格。通过横向对比,了解昆虫与节肢动物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哪些节肢动物才属于昆虫。

让学生自己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小活动: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身体和四肢分节的优点,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一下,在躯干和四肢都不打弯的情况下,来进行走路、奔跑等各种动作。学生尝试总结,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当堂检测:

通过练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学习知识点。课堂反思总结: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体表通常有坚硬的外壳。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壳或者内骨骼,它们骨骼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蜕皮现象。

节肢动物讲稿 篇4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第十八章 概论

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种类非常多,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分布广泛,水、陆、空都有它的分布。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的85%。而且它的危害也非常大,除了其本身致病外,主要是传播疾病,可以传播一些非常危险,导致大量金钱损耗,并且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

需要大家先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便于大家理解和学习。他们是: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是指与医学有关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是研究节肢动物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理分布、与传病的关系及防制措施的科学。由于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常称为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它是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虫媒病、病媒昆虫、昆虫病。目的要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占已知的一百多万种动物中的87%左右)。除自生生活外,也有少数寄生种类。它们都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虫体左右对称:躯体和附肢(如足、触角、触须等)即是分节,又是对称结构。

2.体表骨骼化,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质(quinone tanned protein)组成的表皮,亦称外骨骼。外骨骼与肌肉相连,可作敏捷的动作。

3.循环系统开放式,体腔称为血腔,含有无色,或不同颜色的血淋巴。4.发育过程中大都有蜕皮(ecdysis)和变态(metamorphosis)现象。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分属以下6个纲。

1.蛛形纲(Arachnida)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或头胸腹愈合成躯体,有足4对,无触角。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的有硬蜱、软蜱、恙螨、疥螨、蠕形螨、尘螨、粉螨,能毒害人体的有蜘蛛和蝎子等。

2.昆虫纲(Inasecta)虫体分头、胸、腹3部。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的有蚊、蝇、白蛉、蠓、蚋、虻、蚤、虱、臭虫、蟑螂、锥蝽、桑毛虫、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3.甲壳纲(Crustacea)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触角2对,步足5对,大多数种类水生,有些是蠕虫的中间宿主。例如淡水蟹或蝲蛄是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桡足类(copepods)中的剑水蚤(Cyclops)、镖水蚤(Diaptomus)是阔节裂头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棘颚口线虫及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等的中间宿主。

4.唇足纲(Chilopoda)虫体窄长,腹背扁,多节,由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1对,每一体节各有足1对。第一体节有1对毒爪,螫人时,毒腺排出有毒物质伤害人体,如蜈蚣。

5.倍足纲(Diplopoda)体呈长管形,多节,由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一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所分泌的物质常引起皮肤过敏,如马陆。已证明Fontaria virginiensis是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第二节: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1.直接危害 节肢动物本身对人体的危害有:

⑴骚扰和吸血:蚊、白蛉、蠓、蚋、虻、蚤、臭虫、虱、蜱、螨等都能叮刺吸血,造成骚扰,影响工作和睡眠。蚊虫在夏天一般2天吸血一次。有人实验表明:臭虫一生可吸人血163次。非洲某些地区婴儿贫血与臭虫吸血有关。

⑵螫刺和毒害: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具有毒腺、毒毛或者体液有毒,螫刺时分泌毒液注入人体而使人受害。如蜈蚣、蝎子、毒蜘蛛等刺咬人后,不仅局部产生红、肿、痛,而且可引起全身症状;桑毛虫、松毛虫的毒毛及毒液可引起皮炎、结膜炎;松毛虫还可致骨关节疼痛,严重者可致骨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蠓、蚋、虻等叮刺人体后可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硬蜱叮刺后唾液可使宿主出现蜱瘫痪;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us)的体液接触皮肤可致皮炎。

⑶过敏反应: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尘螨、革螨引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等螫刺后也出现过敏。

⑷寄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myiasis),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疥螨寄生引起疥疮(scabies),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粉螨、跗线螨等侵入肺、肠、尿路引起肺螨病、肠螨病和尿螨病。

2.间接危害 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或病媒昆虫。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虫媒病的种类很多,其病原体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根据病原体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将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分为两类:

⑴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从而散播,借机转入另一个宿主,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但仍保持感染力。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

⑵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或发育和增殖的阶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对病原体来说,这种过程是必需的。例如某些原虫和蠕虫,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构成生活史中必需的一环。待病原体发育至感染期或增殖至一定数量之后,才能传播。生物性传播只有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些种类病原体的发育或增殖。例如班氏微丝蚴只在某些蚊种体内才不能发育至感染期的丝状蚴;登革热病毒也只在某些蚊种体内才能大量增殖并传播。根据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或增殖的情况,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

1)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没有数量的增加,如丝虫幼虫期在蚊体内的发育。

2)增殖式:节肢动物成为病原体的增殖场所,只有数量的增加,但无可见的形态变化,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这些病原体须在其易感节肢动物体内垃对一定量时,才具传播能力。

3)发育增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但发育,数量也大增。病原体只有待发育及增殖完成后才具感染性,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和增殖。

4)经卵传递式:有的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而且侵入雌虫的卵巢,经卵传递,以致下一代也具感染力。例如硬蜱体内的森林脑炎病毒,蚊体内的日本脑炎病毒,软蜱体内的回归热疏螺旋体。有的节肢动物的幼虫感染病原体,但不传播,经卵传递至下一代幼虫才有传播能力,如恙螨幼虫感染恙虫立克次体。因而一次感染了媒介,可产生众多的感染后代,起着更大的传播作用。

节肢动物对人体健康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它们不但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能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传播。有的节肢动物的寿命很长,且能长期保存病原体,如乳突钝缘蜱能保存回归热病原体长达25年。因此,节肢动物既是某些疾病的传播媒介,又是病原体的长期贮存宿主,对保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长期存在起着重要作用。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防制虫媒病,首先就要确定其传播媒介,才能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阻断传播途径。传播媒介的确定,可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生物学的证据 这种节肢动物:①与人的关系密切,必须刺吸人血,或舐吸人的食物,以嗜吸人血者最重要;②数量较多,往往是当地的优势种或常见种类;③寿命较长,能保持病原体完成发育和增殖所需的时间。

2.流行病学证据 媒介虫种的地理分布及季节消长与某种虫媒病流行地区以及流行季节相一致,则提示为传播媒介的可能性。

3.自然感染的证据 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肢动物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如果是原虫和蠕虫,须查到感染期。但作为媒介的确定,还需其它方面的资料。

4.实验室的证据 用人工感染方法证明病原体能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能发育至感染期,并能传染给易感的实验动物。实验感染可证实媒介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还可测定易感性的程度。

一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在不同的流行地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个地区的一种虫媒病,其传播媒介可能只有一种,也可能有数种。如有数种时,其中有主要的媒介和次要的媒介。在调查判断传播媒介和主要传播媒介时,必须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论证。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是预防和控制各种虫媒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要做好这一工作,不仅要掌握其生态学特点,选择适当的防制方法,更必须结合本地实验,采取正确的防制方针或策略。自从40年代DDT的出现,继之许多有机合成杀虫剂的广泛应用,使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对虫媒病的防制起了很大作用。实践证明,单靠一种防制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综合防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综合防制,即从媒介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本标兼制以制本为主,以及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对防制的对象,采用各种合理手段和有效方法,组成一套系统的防制措施,把防制对象的种群数量降低到不足以传播疾病的地步。

防制的方法如下:

1.环境防制:主要通过改造、处理病媒节动物的孳生、栖息环境,造成不利于它们的生存条件,这是防制医学节肢动物的制本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①环境改造,如基础卫生设施的改造和修建,阴沟、阳沟和臭水沟的改造等;②环境处理,例如,翻盆倒罐、清除蚊孳生地,或对蚊类孳生地进行水位波动,间歇灌溉,水闸冲刷,以及垃圾、粪便及特殊行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③改善人群居住条件,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或避免人-媒介-病原体三者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或防止虫媒病的传播。

2.化学防制:当前主要是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驱避剂及引诱剂来防制病媒节肢动物。虽然化学防制存在着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它具有见效快、使用方面,以及适于大规模应用等优点,所以仍然是目前对病媒综合防制中的主要手段。常用有机合成的杀虫剂有以下几类:

⑴有机氯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长效、价廉、对哺乳动物低毒等优点,如二二三(DDT)、六六六等,曾是主要的杀虫剂,由于长期大量而广泛的使用,形成环境(土地、水域)的污染和动植物体内的积蓄,有害人体健康,且导致病媒节肢动物的抗药性,降低杀虫效果,因此,逐渐为其它类杀虫剂所代替。

⑵有机磷杀虫剂:多数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虫特点,在自然界易水解或生物降解,因而可减少环境污染,在动植物体内无积蓄的危险。用于卫生杀虫剂的常用种类有:敌百虫(trichlorphon)、辛硫磷(phoxin)、马拉硫磷(malathion)、杀螟松(sumithion)和甲嘧硫磷(虫螨磷pirimiphos methyl)。双硫磷(abate)、倍硫磷(baytex)是良好的杀蚊幼虫剂。敌敌畏(dichlovos,DDVP)是我国民间常用的杀虫剂,具有强烈的熏杀作用,一般用于室内熏杀成蚊。

⑶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特点是击倒快、残效长,对人、畜的毒性一般较有机磷杀虫剂低,无体内积蓄,有的品种对有机氯及有机磷杀虫剂有抗性的害虫也有效。常用种类有残杀威(sunside或propoxur)主要为触杀剂,并具胃毒和熏蒸作用。混灭威(landrin)的作用似残杀威,但无熏蒸作用。

⑷合成拟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击倒快,许多品种残效短(即对光不稳定),毒性低,生物降解快,对上述三类杀虫剂有抗性的害虫有效等特点,因而受到重视,认为是有前途的杀虫剂。品种很多,常用有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丙烯菊酯(allethrin)、胺菊酯(tetramethrin)、溴氰菊酯(decame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顺式氯氰菊酯(alphamethrin)即奋斗呐等。我国目前主要使用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后两者对光稳定,残效可达3~6个月。

⑸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阻碍或干扰昆虫的正常发育而使其死亡,其优点是生物活性高,有明显的选择性,只作用于一定种类的昆虫,故对人、畜安全及对天敌、益虫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目前进行实验或试用的有保幼激素类似物如烯虫酯(methoprene)和发育抑制剂,如敌灭灵或称灭幼脲Ⅰ号(TH6040)及苏脲Ⅰ号等。

⑹其他类:驱避剂、引诱剂则由另一些类型化合物构成,如驱蚊油dimethyl phthalate)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避蚊胺(deet)又名DETA主要成分为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对-盖烯二醇(驱蚊剂42号)对一般吸血节肢动物都有较好的作用,有效驱避时间为4~5小时(保护率90%以上)。引诱剂方面则按害虫种类而异,苍蝇引诱剂有顺-9-碳烯的混合物、三甲基胺等;蟑螂的引诱剂有茴香醛、亚油酸、亚麻酸等。无论驱避剂或引诱剂其本身无杀虫性能,引诱剂必须配上杀虫剂才能毒杀害虫。

3.生物防制 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射产物以防制害虫,其特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防制的生物可分为两类,即捕食性生物和致病性生物。捕食性生物如养鱼以捕食蚊幼虫。致病性生活的种类较多,目前以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H-14)、球形芽孢菌(Bacillus sphaericus)及索科线虫(Romanomermis sp.)的研究的进展较快,它们都能使蚊幼虫致病而死亡。由于化学防制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和杀害天敌,因此生物防制又受到重视。

4.物理防制 利用机械、热、光、声、电等以捕杀或隔离或驱走害虫,使它们不能伤害人体或传播疾病。例如装纱窗纱门以防蚊蝇进入室内,食物加盖沙罩防蝇和蟑螂接触,挂蚊帐防蚊叮刺,用蝇拍打杀蚊蝇,高温灭虱,光诱器诱捕害虫等均属物理防制。

5.遗传防制 使用各种方法处理害虫,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移换,以降低其繁殖势能,从而达到控制一个种群为目的。可释放大量人工绝育的雄虫,其数量远超过自然种群的雄虫,以期能与自然种群的雌虫交配,产未受精卵,使自然种群逐渐减少。在遗传防制中,有辐射、化学杂交不育、胞质不亲和、染色体易位等方法。目前还在研究和小规模现场试验,推广应用尚待努力。

6.法规防制 国家制定法规或公布条例,防止害虫随交通工具从国外进入国境及对害虫进行监察和强迫性防制工作。例如我国已发出通告,要求加强检疫,防止农林害虫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从国外输入。又如新加坡为了消灭登革热,采取了强迫防制埃及伊蚊的措施,如发现家庭积水器如水缸中有埃及伊蚊孳生则重罚,执行后效果显著。

第二十章 昆虫纲

第一节 概述

昆虫纲是动物界种类最多(75万种以上)、数量最大的一个纲。与人类经济和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是医学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图20-1)。

形态

1.头部 头部有触角1对,为感觉器官,司嗅觉和触觉;复眼1对,由许多蜂房状小眼面(facet)组成;有的昆虫还有单眼若干个。口器由上唇(labrum)、上颚(mandible)、舌(hypopharynx)、下颚(maxilla)及下唇(labium)所组成。上颚具有小齿,为咀嚼或穿刺的利器。舌有唾液管的开口。下颚及下唇又各具分节的附肢,分别称为下颚须(maxillary palp)或称触须和下唇须(labial palp)。在医学昆虫中,口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咀嚼式口器(biting mouth parts)、刺吸式口器(piercing and sucking mouth parts)和舐吸式口器(lapping mouth parts)。

咀嚼式口器是昆虫口器的原型,上颚粗壮,具齿,是咬、嚼的利器,如蟑螂的口器。刺吸式口器适应刺入宿主皮肤吸体液,各组成部分均细长,如蚊的口器。舐吸式口器适于吸取液态食物,上下颚均退化,但下唇发达,其下端有特别发达的盘状唇瓣(labellum),绝大部分蝇类口器即属此型。

2.胸部 胸部分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各胸节的腹面均有足1对,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和跗节,跗节又有1~5分节,跗节末端具爪(claw)。多数昆虫的中胸及后胸的背侧各有翅1对,分别称前翅和后翅。双翅目昆虫仅有前翅,后翅退化成棒状的平衡棒(halter)。翅具翅脉(vein)和翅室(cell)。

3.腹部 腹部由11节组成。但第一腹节多已退化,甚至消失,最后数节变为外生殖器,故可见的节数较少。外生殖器(尾器)的形态构造因种而异,特别是雄外生殖器,是鉴定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

发育与变态

昆虫的个体发育经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2个阶段,前者在卵内完成,后者即从孵化为幼虫到成虫性成熟为止。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

变态分为两类:

1.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其生活史阶段在卵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等期,其特点是要经历1个蛹期,各期之间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别显著,如蚊、蝇、白蛉及蚤等。

2.不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这类昆虫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所不同,因其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渐变态、半变态和过渐变态。渐变态幼虫与成虫之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但体积小,性器官尚未发育,经数次蜕皮后,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此类幼体称若虫,如臭虫、虱、及蜚蠊等属于渐变态。半变态和过渐变态,在医学昆虫中未遇见。

所有昆虫的幼体(幼虫、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

(eclosion);幼体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数次,每一次蜕皮之后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stadium)。如蚊幼虫共分为4个龄期,自卵孵出后为1龄幼虫,蜕皮1次后为2龄幼虫,依次类推,蜕皮3次后即为4龄幼虫;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为化蛹(pupation);蛹自蛹壳(皮)脱出为成蚊,称羽化(emergence)。

第二节 蚊

蚊属于双翅目、蚊科(Culicidae),是一类最重要的医学昆虫。

蚊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①喙细长,比头部长好几倍;②翅脉特殊,翅脉与翅缘有鳞片;③足细长,覆有鳞片。

蚊的分布很广,凡有人类的地方几乎都有蚊类的活动。蚊的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蚊虫共3亚科,38属,3350多种和亚种。我国的蚊类目前也已发现17属350种以上,其中按蚊、库蚊、伊蚊3个属的蚊种约占半数以上。

形态与结构

1.成虫外部形态 蚊是小型昆虫,体长约1.6~12.6mm。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分头、胸、腹3部分。

⑴头部:似半球形,有腹眼和触角各1对,喙1支。触角(antenna)有15节:第一节称柄节(scape),第二节称梗节(torus),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flagellum)。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⑵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1对,中胸有翅1对,后胸有1对平衡棒,中胸、后胸各有气门1对。中胸特别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库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叶状,缘毛在凸叶上,按蚊的小盾片后缘呈弧形,缘毛分布均匀。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纵脉(V)2.4.5各分两支,其余纵脉均不分支。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称翅繸。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方面是一重要依据。蚊足细长。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蚊,为蚊种分类特征之一。

⑶腹部:分11节,第一节不易查见。2~8节明显可见,在其背面,有的蚊种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2.口器(喙)结构 蚊喙为刺吸式口器,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构造。由上内唇(上唇咽)、舌各1个,上、下颚各1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上内唇细长,腹面凹陷构成食物管的内壁,舌位于上内唇之下,和上颚共同把开放的底面封闭起来,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条唾液管。上颚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侧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首先用以切割皮肤的工具。下颚末端较窄呈细刀状,其末端具有粗锯齿,是随着皮肤切开以后,起锯刺皮肤的功用。下唇的表面被覆鳞片,多呈暗色,其末端裂为二片,称唇瓣(labellae)。当雌蚊吸血时,针状结构刺入皮肤,而唇瓣在皮肤外挟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则向后弯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护与支持刺吸器的作用。雄蚊的上、下颚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在喙的两旁有触须(下颚须)1对,为下颚的附肢。按蚊雌、雄蚊的触须与喙等长,但雄蚊触须的末两节膨大而向外弯曲;库蚊伊蚊雌蚊的触须比喙短,雄蚊的触须则较缘长或等长(少数蚊种例外)。触须是刺吸时的感觉器官。

3.内部构造 蚊具有消化、排泄、呼吸、循环及生殖等系统。其中,与流行病学有关的主要为消化和生殖系统

⑴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及肛门。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在胃内进行。

在前胸内有1对唾腺。每一唾腺分3叶,每叶有一小唾腺管,最后汇合成总唾腺管,通入舌内。唾腺管能分泌和贮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anticoagulin),破坏吸入的红细胞的溶血素(haemolysin)和使破坏的红细胞凝集的凝集素(agglutinin)。

⑵生殖系统:雄蚊有睾丸1对,自每一睾丸发出的输精管在远端膨大为储精囊,两者会合成射精管。射精管远端为阴茎,阴茎两侧有抱器。

雌蚊有卵巢1对。再输卵管在汇成总输卵管前的膨大部称壶腹。总输卵管与阴道相连。在阴道无端有受精囊(按蚊1个,库蚊和伊蚊3个)和1对副腺的开口。阴道则开口于第八、九腹节交界处的腹面。每个卵巢由几十个至二百多个卵巢小管组成。每个卵巢小管包括3个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囊(follicle)。顶端的为增殖卵泡囊,中间为幼小卵泡囊,靠近输卵管的为成卵卵泡囊。卵泡囊依次逐个发育成熟。当成卵卵泡囊中的卵成熟排出后,幼小卵泡囊,又发育为成卵卵泡囊,每排出一次卵,顺卵巢小管上就留有1个膨大部。

此外,呼吸系统中的微气管在卵巢上的分布,卷成细密的丝状,卵巢在妊娠后膨大,微气管也因而伸直,故可鉴别雌蚊是否经产。

生活史

蚊的发育为全变态,生活史分4个时期,即卵、幼虫(子孓)、蛹和成虫。前3个时期生活于水中,而成虫生活于陆地上。

1.卵 雌蚊产卵于积水中。蚊卵小,长不到1mm。按蚊卵呈舟形,两侧有浮囊,产出后浮在水面。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产出后粘在一起形成卵筏。伊蚊卵一般呈撖榄形,无浮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蚊卵必须在水中才能孵化,在夏天通常经2~3天后幼虫孵出。

2.幼虫 初孵的幼虫长约1.5mm,幼虫共分四龄。经3次蜕皮,成为第四龄幼虫时,体长可较第一龄幼虫增长8倍。幼虫体分为头、胸、腹3部(图20-8),各部着生毛或毛丛。头部有触角、复眼、单眼各1对,口器为咀嚼式,两侧有细毛密集的口刷,迅速摆动以摄取水中的食物。胸部略呈方形,不分节。腹部细长,可见分9节。前7节形状相似,在第八节背面有气孔器与气门或细长的呼吸管。按蚊各腹节背面尚有背板和掌状毛(棕状毛),使之易于漂浮水面。第九节背面有尾鞍,末端有尾毛、尾刷和4个尾鳃。后者与调节渗透压有关。幼虫期的长短随水温与食物而异。在气温30℃和食物充足的条件下,约需5~8天,经4次蜕皮而化为蛹。

3.蛹 侧面观呈逗点状,胸背两侧有1对呼吸管。蚊蛹不食能动,常停息在水面,若遇到惊扰时即潜入水中。蛹的抵抗力强,在无水情况下,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仍能发育羽化为成蚊。夏季通常2~3,羽化时间在黄昏和清晨,白天也能进行。

4.成蚊羽化后不久,即行交配、吸血、产卵。自卵发育至成蚊所需时间取决于温度、食物及环境诸因素,在适宜条件下约需9~15天,一年可繁殖7~8代。

生态与生理

1.孳生习性 成蚊产卵的地点就是幼虫的孳生地,蚊虫孳生地的区别在调查和防制上有重要的意义。各种蚊虫对孳生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可分为五种类型:

⑴稻田型:稻田型包括主要孳生在稻田、沼泽、芦苇塘、池塘、沟渠、浅潭、草塘、清水坑等清洁静水中生长的蚊类,我国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三带喙库蚊是这类型的代表。

⑵缓流型:缓流型主要包括孳生在清洁的小溪、灌溉沟渠、溪床、积水梯田、渗水坑等岸边草丛缓流中的蚊类。我国南方山区疟疾的主要媒介微小按蚊为本型的代表。

⑶丛林型:丛林型主要包括孳生在丛林浓荫下的山溪、蔽荫的山涧溪床、石穴、泉潭等小型清洁积水中的蚊类。我国海南省丛林及其山麓的疟疾主要媒介大劣按蚊是本型的代表。

⑷污水型:污水型主要包括孳生在地面洼地积水、阴沟、下水道、污水坑、沙井、浅潭、清水粪缸、积肥坑、污水池,特别是污染积水中的蚊类。我国班氏丝虫病主要媒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本型的代表。骚扰阿蚊多孳生在积粪池、粪坑等也属于这一类型。

⑸容器型:容器型蚊类包括孳生在人工容器和植物容器的蚊类。人工容器指缸、罐、坛、桶、盆、碗、瓶、盒以及其他人造的可以积水的器物,轮胎积水、石穴积水也可归入这一类;植物容器指树洞、竹筒、叶腋、椰子壳等可以积水的部分。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型的代表。

各型孳生地中幼虫食物来源包括有机质、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浮游生物,甚或蚊的幼虫等。幼虫的生长发育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光照;②水温:适宜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宜温度25~30℃;③水的流速:多喜静水,少数在缓流中,但水流速最快不超过0.09m/s;④雨量:直接影响幼虫孳生的范围;⑤水中天敌:柳条鱼、鲤鱼、草鱼等几种淡水鱼种、青蛙、龟、蜻蜓的幼虫和狸藻等水中动物或植物均为幼虫的天敌。

2.吸血习性 雄蚊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及花蜜。雌蚊可吸植物汁液以保持个体生存,但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卵巢才能发育,繁殖后代。雌蚊吸血行为一般有4个阶段;①起飞:当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通过触角短毛上的化学感受器刺激蚊脑飞行命令中枢而起飞,这种飞行是无目的性的;②迂回盘绕:由于在人体体表周围有一层湿温对流气流层,蚊通过短毛上的湿度感受器发现这股气流后,便很自然地飞向这种气流,经过盘旋一直跟到该气流的发源地──人或动物的皮肤;③降落:选择薄嫩的、血管丰富的皮肤着落;④吸血:停隐后,口器刺入皮肤刺探,血管定位,吸入血液。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吸血时间也多在其活动的时间,其最适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在50%以上。

吸血对象,随蚊种而异。有的偏嗜人血,如大劣按蚊、嗜人按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等;有的偏嗜家畜血,如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偏嗜人血的蚊可兼吸动物的血,嗜吸动物血的也兼吸人血。但同一蚊种吸血习性也会发生变异,如微小按蚊在海南岛主要吸人血,而在长江流域则偏嗜牛血。

蚊的嗜血性对疾病的传播与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偏嗜人血的蚊,传播人体疾病的机会较多,往往是蚊媒疾病的主要媒介。因蚊能兼吸人和动物的血,故能传播人兽共患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黄热病。蚊吸血习性是判断蚊与疾病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3.栖息习性 雌蚊吸血后即寻找比较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室内多栖于蚊帐内、床下、屋角、门后、墙面及杂物上。室外多栖于草丛、各洞穴、树下及人畜房附近的农作物中。栖性大致分为三类型:①家栖型:蚊吸饱血后仍停留室内,待胃血消化、卵巢成熟才飞离房舍,寻找产卵场所。如淡色库蚊、嗜人按蚊。②半家栖型:吸血后稍在室内停留,然后飞出室外栖息。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③野栖型:自吸血至产卵完全在野外。如大劣按蚊。此分型并非绝对,即使同一蚊种,因地区、季节或环境的不同,其栖性也会改变。如微小按蚊,虽为公认的家栖型的典型蚊种,但在台湾省和海南省,都曾发现该蚊可生活于无人居住的山地森林区,而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却是半家栖的。掌握蚊的栖息,是制定灭蚊措施及考核灭蚊效果的依据。例如杀虫剂滞留喷洒,对家栖型蚊种有效而对野栖型却无效。

4.交配与产卵 蚊羽化后1~2天便可交配,常在未吸血之前。交配是在群舞时进行的,群舞是几个及至几百、数千个雄蚊成群地在草地上空、屋檐下或人畜上空飞舞的一种性行为。少数雌蚊飞入舞群与雄蚊进行交配,然后离去。通常雌蚊交配一次就可接受够用一生的精子,有的蚊一生要交配几次。雌蚊交配后,多需吸血,卵巢发育,才能产卵。一般雌蚊均在傍晚或清晨到其孳生场所产卵。蚊一生中能产卵多次、产卵量因种而异,通常几十个至几百个不等。

5.活动时间与飞翔能力 蚊的活动与温度、湿度、光照及风力等有关,一般都在清晨、黄昏或黑夜活动,但伊蚊多在白天活动。在我国偏嗜人血的按蚊活动高峰多在午夜前后。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兼嗜人畜血的多在上半夜。如中华按蚊。

成蚊飞翔能力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内活动,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等;孳生于稻田、河沟离居民点较远的蚊类如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其飞行距离一般都在0.5公里左右,很少超过数公里。在遇顺风或中途无停留处的海峡、湖泊等强迫飞行的情况下,也可超过十余公里,如刺扰伊蚊。但凭借现代交通工具蚊虫也可被动转移至世界各地,并作为当地新的媒介传播疾病的事实已有报告。

6.生殖营养周期和生理龄期 蚊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gonotrophic cycle)。周期分三个阶段:①寻找宿主吸血;②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③寻找孳生地产卵。三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主要决定于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的速度,并受栖息场所内的温度和湿度影响。正常情况下,两次吸血的间隔时间与其卵巢周期发育相一致,约为2天。但也有个别蚊种需吸血2次以上才使卵巢发育成熟。各蚊种一生中生殖营养周期各有不同,一般3-7次,也有少为一次多至十余次的。所谓生理龄期:即雌蚊进行生殖营养周期的次数。因每排出一次卵,在卵巢小管上就留有一个膨大部,所以根据卵巢小管上膨大部的数目多少,即可判断雌蚊的生理龄期,生理龄期的次数越多,传播疾病的机会也越多,故龄期的判断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7.季节消长和越冬 蚊的季节消长和温度、湿度和雨量等密切相关。我国气候南北悬殊,各蚊种季节消长各异。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蚊种,或不同地区的同一蚊种,也因蚊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特别是农作物及耕作制度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季节消长情况。如中华按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年3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成蚊密度在5月起始上升,7月达高峰,9月以后下降,但中华近在台湾省每年4月至9月间有两个高峰。掌握各地区不同蚊种的季节消长情况,对蚊传疾病流行病学及灭蚊工作的开展均有很大意义。

越冬(冬眠)是蚊对冬季气候季节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蚊本身规律性生理状态受到阻抑,进入休眠或滞育状态。越冬时雌蚊则表现为不吸血,卵巢停止发育,脂肪体增大,隐匿于山洞、地窖、墙缝、暖房、地下室等阴暗、温暖、潮湿、不大通风的地方;不食不动,新陈代谢到最低点;到次年春暖时,蚊始复苏,飞出吸血产卵。越冬机制复杂,但显然受外界因素(温度、光照)、内分泌调节以及种的遗传性等综合作用的影响。

蚊越冬随种而异。伊蚊大多以卵越冬,如白纹伊蚊;嗜人按蚊也可以卵越冬。以成蚊越冬的多为库蚊,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等。中华按蚊也是以成蚊越冬。以幼虫越冬的多见于清洁水中孳生的蚊种,如微小按蚊;骚扰阿蚊的幼虫也能越冬。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全年各月平均温度均达10℃以上,适于蚊发育,则无越冬现象。

8.寿命 雄蚊寿命约1~3周,雌蚊寿命1~2月,越冬雌蚊的寿命长达数月。自然界中,蚊的寿命不易测定,常用方法有:

⑴成蚊平均寿命:用人工饲养方法观察蚊虫的平均存活天数,此法可用公式M=Σfd/N计算。M为平均寿命,f为每日蚊死亡只数,d为每日死蚊生存天数,N为观察的蚊总数。

⑵种群(平均)寿命:用公式1/(-1np)计算,1n为自然对数,p为每日存活率,而每日存活率p=M(1/x),式中M为经产蚊比率,x为生殖营养周期的天数。蚊虫寿命越长,其体内病原体发育成熟的可能性越大。种群平均寿命及其经产率,常用作滞留喷洒、蚊帐浸药等防制效果的考核指标之一。因而了解蚊虫的寿命,对蚊媒病的流行学和防制均有一定意义。

我国主要传病蚊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蚊虫除直接叮刺吸血、骚扰睡眠外,更严重的是传播多种疾病。我国的蚊传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四类。蚊传较重要的病毒病还有黄热病及各种马脑炎等,迄今我国虽无这些病,但其传播媒介及气候条件在我国都存在,故要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病原输入。

蚊传的人体疾病都是生物性的,不论其病原体为原虫、丝虫或病毒都必须经过在媒介蚊体内经发育和增殖阶段,才能传到新的宿主。其主要的传病蚊种都是经历年来流行病学考核证实的一些常见蚊种。现介绍如下:

1.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成虫灰褐色,触须具4个白环,顶端2个宽,另2个窄;翅前缘具2个白斑,尖端白斑大,V5.2有一繸白斑;腹侧膜上有T形暗斑;后足1~4跗节具窄端白环;卵的船面宽,约占卵宽(包括浮器)1/3以上。(图20-9)。中华按蚊分布全国(青海、西藏除外),是我国最常见的按蚊。幼虫孳生于阳光充足、水温较暖、面积较大的静水中,如稻田、藕塘、灌溉沟等处。成蚊偏嗜畜血,兼吸人血,多栖于牛房。是我国大部平原地区特别是水稻种植区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班氏丝虫病的次要媒介。

2.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成蚊与中华按蚊相似,但触须较细,第4白环很窄或缺;翅前缘基部一致暗色,尖端白斑小,V5.2无翅繸白斑或偶有不明显;腹侧膜上无T形暗斑;后足同中华按蚊;卵的船面窄,约占卵宽的1/10(图20-9)。

国内分布于北纬34º以南,东经100º以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包括河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省市。幼虫孳生于多草、有遮荫、水质清凉、面积较大的积水中,如有高棵稻遮荫的稻田、溪沟、渗出水等处。嗜吸人血,多栖息于人房。是我国北纬34º以南最重要的疟疾媒介,也是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3.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棕褐色小型蚊种。雌蚊触须有3个白环,末端两个白环等长并来一约等长的黑环;其它1个白环较窄,位于触须后半部;上述的黑、白环也可有变化。喙暗综色或在前段下面有一小淡黄斑,翅前缘具4个白斑;除纵脉6外,各纵脉(V)末端部都有饣卡白斑。各足跗节一致暗色(图20-10)。我国的微小按蚊分布于北纬33º以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孳生在清洁的缓流如山溪、灌溉沟、梯口等处。栖性与嗜血性可因地区而不同:海南的微小按蚊嗜吸人血,多栖息在人的住房;纬度越高,吸人血的越少,吸牛血的越多。长江流域的微小按蚊偏嗜牛血,多栖牛房。是我国南方山区、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4.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中等大蚊种,体灰褐色。雌蚊触须有4个白环,顶端白环最宽。翅前缘脉有6个白斑,第六纵脉有6个黑斑。各足股节和胫节都有白斑,后足胫节和第一跗节关节处有一个明显的宽白环(图20-11)。大劣按蚊是热带丛林型按蚊,主要孳生于丛林边缘荫蔽的溪床积水、浅潭、小池等。为我国海南山林和山麓地区疟疾重要媒介。

5.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与致倦库蚊(Cx.p.quinquefasciatus)是库蚊属尖音库蚊复组(Culex pipiens complex)的两个亚种。该复组的成蚊共同特征是:喙无白环;各足跗节无淡色环;腹部背面有基白带,但淡色库蚊基白带下缘平整,而致倦库蚊基白带的下缘呈弧状(半圆形)(图20-12)。在我国,淡色库蚊最南的分布是33º北纬,致倦库蚊最北的分布是北纬33º(秦岭以东)。这两个亚种均孳生于污染不很严重的水中,如污水坑、污水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处,是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6.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棕褐色小型蚊种。喙中段有一宽阔白环,触须尖端为白色;各足跗节基部有一细窄的白环;腹节背面基部均有中间稍向下突出的淡黄色的狭带(图20-12)。主要孳生于稻田、藕塘、沼泽等处,如同中华按蚊。在我国,除新疆、西藏未发现外,遍布全国各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播媒介。

7.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中小型黑色蚊种,有银白色斑纹。在中胸盾片上有一正中白色纵纹,自盾片前缘向后达盾片的2/3处。后跗1~4节有基白环,末节全白。腹部背面2~6节有基白带。幼虫孳生于树洞、竹筒、石窝、旧轮胎及住宅附近积有雨水的缸、钵及假山盆景中。在我国,分布广泛北限是辽宁省。白纹伊蚊是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还能传播乙型脑炎。

防制

1.防蚊孳生 孳生地处理,改变孳生环境,使蚊不能孳生或减少孳生场所。

⑴稻田型孳生地的处理:对稻田可采用①间歇灌溉,使之“干干湿湿”或湿润灌溉(适于沙质土壤)藉以阻扰雌蚊产卵和幼虫发育;②铲除岸边杂草,不利于幼虫孳生;③稻田养鱼;④必须时投放Bti-14和Bs制剂。

对沼泽、池塘、芦苇塘、沟渠、人工湖、水池、清水坑等大、中型静水体可采用养鱼,或投放Bti-14和Bs制剂。也可种植浮萍或水葫芦以减少幼虫孳生。

⑵缓流型孳生地的处理:沟渠可设水闸,定期开放,加大流量,冲刷幼虫。自然界小溪流,不易处理,可以从灭成蚊着手。

⑶丛林型孳生地的处理:开伐灌木丛。如海南丛林地已通过开发山林,清除村庄周围灌木林,种植经济作物,取得防制大劣按蚊的良好效果。但这类型孳生地处理较难,可用药帐防蚊、灭蚊。

⑷污水型孳生地处理:

1)下水道、污水沟要疏通,比较理想的是生活污水要经过污水处理再排放到江、河、海。

2)阳沟改暗沟并封闭,污水井加盖以防蚊飞入产卵。

3)对暂不能改造的污水池、坑、沟以及清水粪坑、积肥坑等可使用化学杀幼剂。4)对城市的一般水池、蓄水池、消防池等可投入Bti-14及Bs制剂。⑸容器型孳生地的处理:

1)搞好环境卫生:平洼填坑、堵塞树洞、处理竹筒、翻缸倒罐及清除废弃器皿(如家前屋后的破缸、空瓶、瓦盆、罐头盒、椰子壳等)。

2)加强轮胎堆放的管理:这些旧轮胎的积水,不仅是各种伊蚊的孳生场所,也是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的孳生地,在国外,它似是埃及伊蚊的重要孳生场所。必要时可使用化学杀幼剂。3)对小型的水泥池、一般缸罐积水、荷花缸、盆景积水都可投放Bti-14或Bs制剂或养鱼等。

2.灭蚊幼虫

⑴药物杀幼虫:常用杀幼剂和剂量:

1)双硫磷:50%乳剂配或1‰溶液喷洒,浓度为1ppm,滞效可达14天。

2)倍硫磷:50%乳剂,剂量为7.5~14.9g/99.18m²;2%粉剂,4~7g/99.18m²,滞效达15天。

3)毒死蜱:乳剂或40%颗粒剂,剂量为37.5g/99.18m²,滞效达30天。

4)杀螟松:可用98%原油0.1~0.2ml,封装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小口袋(2×3cm²)内,放置小型水体及废轮胎内,可防止白纹伊蚊孳生达数月至半年之久。5)辛硫磷:50%乳剂,一般使用剂量为2~10ppm。

⑵生物杀幼虫:

1)鱼类:一般的水沟、水池、河溪可放养柳条鱼;荷花缸、太平缸及宾馆公园内的小型水池可放养金鱼或其它观赏性鱼;对饮用水缸可放养塘角鱼、尼罗非鱼、中华斗鱼等;稻田内可放养鲤鱼;非洲鲫鱼;灌溉沟内放养草鱼等。

2)生物杀虫剂:国内外目前主要为Bti-14或Bs制剂,国内产品使用浓度为2~2.7ppm和3.5ppm,对我国常见主要传病蚊种都有较好的效果,一般为7~10天投药一次,持续一周以上。但对埃及伊蚊Bti-14菌液130~180ITU/mg使用的浓度为10ppm,每7~10天投药一次。而Bs制剂不适用于杀灭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幼虫。最近一些灭蚊工作者试用Bti-14和Bs-101:2配比混合使用,其效果比单用Bti-14或Bs-10制剂好。

3.来成蚊

⑴室内速杀:用喷雾器、气雾罐把杀虫剂喷洒在空间,如室内或蚊虫栖息场所。通常都采用复配合剂,如0.4%二氯苯醚菊酯(3g)和胺菊酯(1g)或0.2%苄呋菊酯(0.2g)和胺菊脂(1.8g)。也采用拟除虫菊酯类和价廉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的复配,如果加入某些增效剂(八氯二丙醚),效果更显著。

气雾罐的配方通常包括:击倒剂,如胺菊酯(0.15%~0.20%);致死剂,如二氯苯醚菊酯(0.15%)、溴氰菊酯(0.05%);另外再加入增效剂(如增效胺)、香精、去臭煤油和抛射剂(异丁烷等)而组成。

⑵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多用于媒介按蚊的防制,是防制疟疾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家栖蚊类有明显效果。可用50%DDT(2g/m²)胶悬剂滞留喷洒,如当地蚊虫对DDT已产生抗性,则可考虑选用马拉硫磷(2g/m²)或甲嘧硫磷(2g/m²)。可湿性粉剂配制水悬剂适于喷洒吸水性强的泥墙、砖墙,乳剂适用于木板、水泥等表面光滑的墙面。

近几年来,采用拟除虫菊酯处理居民蚊帐,来代替DDT室内滞留喷洒,已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有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及大劣按蚊分布区域内的使用效果更是显而易见,因为这些蚊种的孳生地较难处理。同样,稻田灭蚊也是一难题,为了防制稻田型的蚊虫,采用药帐同时对厩舍进行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⑶蚊香的使用:包括普通蚊香和电气蚊香(又分固体和液体),是用于室内驱赶以至击倒蚊虫,可作辅助防蚊灭蚊作用。其成分我国主要采用强力毕那命(左旋丙烯菊酯)和益必添(SR-生物丙烯菊酯)组成。

⑷对城市的下水道、小型防空洞可使用敌百虫烟剂或敌敌畏烟剂杀灭越冬的淡色库蚊或致倦库蚊。

⑸畜体喷洒灭蚊:每年早春期间,用0.1%敌百虫、0.5%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乳剂喷洒或涂刷畜体,每头牛的剂量为200~500ml,持效5~7天。

⑹室外灭蚊:这一般用于某些蚊媒病,如登革热或乙型脑炎流行时,进行区域性或病家室内外及其周围喷杀媒介伊蚊。采用超低容量喷洒法灭蚊,在居民点一般用辛硫磷及马拉硫磷合剂(90%原油1:1)66ml/99.18m²,在村庄周围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3.4ml/99.18m²。

4.蚊虫防制的效果考核 蚊虫防制的效果,必须根据昆虫学指标进行考核。常用的指标为:①实验区与对照区的季节消长曲线的比较;②相对密度指数(relative population index);③经产蚊比率。

5.媒介能量 媒介能量是衡量媒介的传播能力,评价灭蚊措施的效果,以及控制或消灭疟疾后预测重新发生传播的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媒介能量(vectorial capacity),通常用数学模型表达。例如疟疾的媒介(按蚊)能量的数学模型,也就是综合各种因素,估计由一个原发性病例每一天通过某种按蚊媒介所能传播的新病例数。

媒介能量=叮人率(ma)×预期传染性寿命(pn/-1np)×叮人习性(a)=ma2pn/-1np

m=密度 a=叮人习性(叮人机率)p=每天存活率 n=孢子增殖的天数 1n=自然对数

叮人率是每晚每人受某种按蚊叮刺的平均数。它反映按蚊与人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同时也反映该种按蚊的种群数量的大小。预期传染性寿命是该种按蚊能活到具有感染性子孢子时的平均寿命。它反映媒介的寿命与病原体外潜伏期的关系。叮人习性是每天每只按蚊的叮人的机率。它反映按蚊的嗜吸人血的程度。

判定传播媒介防制措施是否有效,除昆虫学的指标证明防制有效外,还要有流行学的指标证明传播途径已经阻断。

第八节 虱

虱属于吸虱目(Anoplura),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外永久性寄生昆虫。它的发育各期都不离开宿主。虱体小、无翅、背腹扁平,足末端具有特殊的攫握器。寄生于人体的虱有两种,即人虱(Pediculus humanus)和耻阴虱(Pthirus pubis)。一般认为人虱又分为两个亚种,即人头虱(P.h.capitis)和人体虱(P.h.corporis)。

形态

1.人虱 灰白色,体狭长,雌虫可达4.4mm,雄虫稍小(图20-28)。

头部:略呈菱形,触角约与头等长,分5节,向头两侧伸出。眼明显,位于触角后方。口器为刺吸式,除短小带齿的吸喙凸于头端外,口器主要部分缩在头内,由3根口针组成,平时储在咽部近腹面的口针囊内。吸血时以吸喙固着皮肤,口针刺入,靠咽和食窦泵的收缩将血吸入消化道。

胸部:3节融合,有1对胸气门,位于中胸侧面,无翅及翅痕,3对足均粗壮,长度大致相等。各足胫节远端内侧具指状胫突,跗节仅1节,其末端有一弯曲的爪,爪与胫突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攫握器,因而虱能紧握宿主的毛发或内衣的纤维不致脱落。

腹部:分节明显,外观可见8节。第3~8节两侧有骨化的侧背片,每片上均有气门,共6对。雌虱腹部末端呈W形,第8节腹面有一生殖腹片和1对生殖肢。雄虱腹部末端呈V字形,3~8节背面各有两片小背板,靠后3个腹节内可见缩于体内、大的外生殖器。

人头虱和人体虱形态区别甚微。仅在于人头虱体略小、体色稍深、触角较粗短。

2.耻阴虱 灰白色,体形宽短似蟹。雌虱体长为1.5~2.0mm,雄性稍小。胸部甚宽,故左右足的基节相距较远。前足及爪均较细小,中、后足胫节和爪明显粗大(图20-29),腹部宽短,由于前4节融合,前3对气门排成斜列。第5-8节侧缘各具锥形突起,上有刚毛。

生活史和习性

人虱和耻阴虱都寄生于人体。人头虱寄生在人头上长有头发的部分,产卵于发根,以耳后较多。人体虱主要生活在贴身衣裤上,以衣缝、皱褶、衣领和裤腰等处较多,产卵于衣裤的织物纤维上。耻阴虱寄生在体毛较粗、较稀之处,主要在阴部及肛门周围的毛上,其它部位以睫毛较多见,产卵于毛的基部。

虱为渐变态,生活史中有卵、若虫和成虫三期(图20-30)。卵椭圆形、约0.8×0.3mm,白色,俗称虮子。卵粘附在毛发或纤维上,其游离端有盖,上有气孔和小室(图20-31)。若虫就从卵盖处孵出,其外形与成虫相似,但较小,尤以腹部较短,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若虫经3次蜕皮长为成虫。

人虱产卵量可达300枚,耻阴虱约为30枚。在最适的温度(29-32℃)、湿度(76%)下,人虱由卵发育到成虫需23~30天,耻阴虱约需34~41天。雌性人虱寿命为30~60天,耻阴虱寿命不到30天;雄虱的寿命较短。

若虫和雌雄成虫都嗜吸人血。虱不耐饥饿,若虫每日至少需吸血1次,成虫则需数次,常边吸血边排粪。虱对温度和湿度都极其敏感,既怕热怕湿,又怕冷。由于正常人体表的温、湿度正是虱的最适温湿度,虱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人体。当宿主患病或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汗湿衣着,或病死后尸体变冷,虱即爬离原来的宿主。以上习性对于虱的散布和传播疾病都有重要作用。

人虱的散播是由于人与人间的直接和间接接触引起。耻阴虱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交。

与疾病的关系

1.叮刺 虱吸血后,在叮刺部位可出现丘疹和瘀斑,产生剧痒,由于抓骚可继发感染。患者多有不洁性交史,初发症状常为阴部皮肤瘙痒,有虫爬感,遇热更甚。由于虱体紧附在皮肤和毛根上,肉眼不易察见,唯见红斑,丘疹、淡褐色苔藓样变等,严重者因抓搔引起脓疱、溃疡。寄生在睫毛上的耻阴虱多见于婴幼儿,引起眼睑奇痒、睑缘充血等,阴虱病的确诊在于从患部找到虫体。

2.传播疾病 主要由人虱,特别是人体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和虱传回归热。此外,地方性斑疹伤寒由蚤传到人后,也能由人虱传播。

⑴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cki)引起、主要通过人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人自潜伏期末1~2天直至退热后数天均有传染性,而以发病1周传染性最强。虱吸食病人血后立克次体侵入虱胃上皮细胞并大量增殖,数天后上皮细胞破裂,病原即随同虱粪一同排出。当虱再吸他人血时,虱粪污染皮肤伤口,或由于虱体被压破后立克次体经伤口侵入体内而致感染,普氏立克次体在虱粪中可存活66天之久,因此亦有可能借呼吸或手污染眼结膜而受染。

⑵战壕热:又称五日热,是由人虱传播五日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本病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而较轻,但病程较长。人体感染方式也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只是立克次体只能在胃内或上皮细胞表面繁殖,不侵入细胞内。

⑶回归热: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急性发热传染病。虱传回归热病原是俄拜氏疏螺旋体(Borrelia obermeieri)。病原体随患者血液被虱吸入后5~6天即穿过胃壁进入血腔,并大量繁殖。不进入组织亦不从粪便排出。故其传染是由于虱体被碾破后体液中的病原经伤口进入人体而致。

防制原则

首先是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更衣、勤洗澡、勤换洗被褥和勤洗发等,以防生虱,预防阴虱更应讲究道德、洁身自好。

灭虱方法很多,分为物理的和药物的两类。对衣物最简便的方法是蒸煮、干热、熨烫等,不耐高温的衣物可用冷冻法。或采用药物灭虱,如使用敌敌畏乳剂、倍硫磷粉剂或水剂喷酒、浸泡。对人头虱和耻阴虱可将毛发剪去,再加用药物,如使用灭虱灵、2‰二氯苯醚菊酯或0.01%的氯菊酯醇剂或洗剂清洗涂擦。也可用50%百部酊涂擦以杀灭耻阴虱。

第三节 蝇

蝇属双翅目环裂亚目(Cyclorrhapha),全世界已知10000多种,我国记录有1500多种。与人类疾病有关者多属蝇科(Musc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及狂蝇科(Oestridae)。

形态

成蝇体长一般5~10mm,呈暗灰、黑、黄褐、暗褐等色,许多科类带有金属光泽,全

1.头部 近似半球形。复眼大,两眼间距离多以雄蝇较窄,雌蝇较宽。头顶有3个排成三角形的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外侧有1根触角芒。大部分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由基喙、中喙和1对唇瓣组成,基喙上有1对触须。口器可伸缩折迭,以唇瓣直接舐吸食物,唇瓣腹面有对称排列的假气管,食物由此流入两唇瓣间的口腔(图20-14)。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肤吸血。

2.胸部 前胸和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中胸背板和侧板上的鬃毛、斑纹等特征是分类的根据。前翅1对,有6条纵脉,均不分支。第4纵脉弯曲形状不一,为某些种属的鉴别特征(图20-15)。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足3对较短,跗节分5节,末端有爪和爪垫各1对,中间有1爪间突,爪垫发达,密布粘毛。爪垫和足上密布鬃毛,均可携带多种病体(图20-16)。

3.腹部 由10节组成,一般仅可见前5节,后5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外生殖器通常藏于腹部,产卵时伸出。雄外生殖器是蝇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生活史

蝇为全变态昆虫,除少数蝇类(如麻蝇)直接产幼虫外,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图20-13)。

1.卵 椭圆形或香蕉状,长约1mm,乳白色。常数十至数百粒堆积成块。在夏季,卵产出后一天即可孵化。

2.幼虫 俗称蛆。圆柱形,前尖后钝,无足无眼,乳白色。幼虫分3龄。舍蝇的一龄幼虫长2mm,三龄幼虫约8~10mm。幼虫腹部第8节后侧有后气门1对,由气门环、气门裂和钮孔组成(图20-17),是主要的呼吸孔道。后气门形状是幼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3.蛹 为围蛹,即其体外被有成熟幼虫表皮硬化而成的蛹壳。圆筒形,长约5~8mm,棕褐色至黑色。在夏秋季,蛹一般3~6天羽化,如舍蝇。

4.成虫 羽化1~2天后进行交配,一般一生仅交配一次,数日后雌虫产卵。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蝇种、温度、湿度、食物等因素有关。蝇类的生长发育所需温度因种而异,如大头金蝇从卵发育至成虫所需的时间,在32℃为11天;25℃约13天;22℃左右约20天。成蝇寿命视蝇种而有不同,多为1~2个月。

生态习性

1.孳生地 蝇幼虫以有机物为食,各种有机物丰富之处,都可能成为基孳生地。根据孳生地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粪便类、垃圾类、植物质类和动物质类四类。不同蝇种的孳生地不同,但居住区内的蝇类适应性较强,往往对孳生地的要求不太严格。

2.食性 成蝇的食性分为3类:不食蝇类其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如狂蝇;吸血蝇类以动物与人的血液为食,如厩螫蝇;非吸血蝇类多数种类为杂食性,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均可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吃、边吐、边排粪,该习性在蝇类机械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栖息与活动 蝇类夜间常停落于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绳索上,白天在有亮光处活动。蝇光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家蝇30℃时最活跃,40℃以上和10℃以下便濒于死亡。蝇善飞翔,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km,一般活动范围在1~2km内,有时可随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

4.季节消长 蝇对气候有相对严格的选择性,不同蝇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蝇种在不同地区表现有不同的季节分布。一般可将我国蝇类分为春秋型(如巨尾阿丽蝇)、夏秋型(如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尾黑麻蝇)、夏型(如厩螫蝇)和秋型(如舍蝇),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蝇类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尤为密切。蝇类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我国南方可达10多代。

5.越冬 大部分蝇类以蛹越冬,如金蝇、丽蝇、麻蝇;少数蝇类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前者如绿蝇,后者如厩腐蝇。家蝇幼虫、蛹或成虫均可越冬。越冬的幼虫多在孳生物底层;蛹在孳生地附近的表层土壤中;成虫蛰伏于墙缝、屋角、菜窑、地下室等温暖隐蔽处。

我国主要蝇种

1.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体长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第四纵脉末端向上急弯成折角;腹部橙黄色,在基部两侧尤明显,并具黑色纵条。幼虫主要孳生于畜粪和垃圾中,成虫常出入住室,室内95%为该蝇种,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密切。

2.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体长8~11mm,躯体肥大,头宽于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橙黄色。幼虫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中,成虫活动于腐烂的瓜果、蔬菜及粪便周围,厨房内常可见,是夏秋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蝇种。

3.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体长5~12mm,胸部灰黑色,中胸背板前部中央有3条黑色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幼虫主要孳生在人的稀粪及尿中,成蝇主要在室外活动。

4.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体长5~10mm,呈绿色金属光泽,颊部银白色。幼虫主要孳生于动物尸体或腐败的动物质中,成蝇活动在腥臭腐烂的动物质及垃圾等处,也常飞入住室或食品店。

5.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体长6~12mm,暗灰色,胸背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麻蝇成虫产幼虫,幼虫孳生在稀粪中,有的孳生于酱缸或腌菜缸中;成虫活动于室内外。

6.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体长5~8mm,暗灰色,形似舍蝇,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条黑色纵纹,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形弯曲。幼虫主要孳生在禽、畜粪或腐败的植物质中,成虫在室外活动,刺吸人畜血液。

与疾病的关系

蝇除骚扰人、污染食物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

1.传播疾病 蝇类传播疾病包括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

⑴机械性传播:是蝇类主要的传病方式。蝇通过停落、舐食、呕吐和排泄等活动将病原体传播扩散。蝇可传播:消化道疾病,如痢疾、霍乱、伤寒、脊髓灰质炎和肠道蠕虫病;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和肺炎;皮肤疾病,如雅司病、皮肤利什曼病、细菌性皮炎、炭疽和破伤风;眼病,如沙眼和结膜炎。

⑵生物性传播:舌蝇(采采蝇)能传播人体锥虫病(睡眠病)。该病的病原是西非锥虫(Trypanosoma gambiense)和东非锥虫(T.rhodesiense)。该病仅在非洲流行。此外,某些蝇类可作为眼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

2.蝇蛆病 蝇幼虫寄生人体和动物的组织和器官而引起的疾病。我国已报道各类蝇蛆病300余例,多数为狂蝇科和皮下蝇科的一些幼虫所引起的眼蝇蛆病和皮肤蝇蛆病。通常取出幼虫后症状即消失。临床上常根据寄生部位分为以下几类:

⑴胃肠蝇蛆病:致病的为家蝇、厕蝇、腐蝇、金蝇、丽蝇等属的蝇种。多因蝇卵或幼虫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而导致寄生。多数患者有消化道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肠炎等症状。可从粪便排出或呕吐出的蝇蛆作诊断。

⑵口腔、耳、鼻咽蝇蛆病:多由金蝇、绿蝇和麻蝇等属的种类引起。常因这些器官的分泌物有臭味而招致蝇产卵或排蛆。严重时可穿透软腭与硬腭,鼻中隔、咽骨遭破坏,甚至引起鼻源性脑膜炎。

⑶眼蝇蛆病:主要由狂蝇属的种类的一龄幼虫所致,以羊狂蝇最常见。狂蝇蛆多致结膜蝇蛆病,患者有异物感、痒痛和流泪等症状。

⑷泌尿生殖道蝇蛆病:致病的为麻蝇、绿蝇、金蝇、厕蝇等属的种类,可引起尿道炎、膀胱炎与阴道炎等。

⑸皮肤蝇蛆病:主要由纹皮蝇(Hyperderma lineatum)和牛皮蝇(H.bovis)的一龄幼虫所引起。主要症状为移行性疼痛、出现幼虫结节或匐行疹。移行部位可有痛胀和搔痒感。此外,绿蝇、金蝇等属幼虫侵入皮肤创伤处寄生可引起创伤蝇蛆病。

防制

灭蝇的根本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孳生场所。根据蝇的生态习性和季节消长规律,杀灭越冬虫态和早春第一代及秋末最后一代成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环境防制 控制孳生场所要求做到①消除孳生物,使蝇类不能孳生繁殖;②隔离孳生物,使蝇类不能接触产卵;③改变孳生物的性状,使之不适合蝇类孳生;④充分利用孳生物,化废为宝,限制蝇类孳生。

2.物理防制

⑴对幼虫(蛆)及蛹可进行淹、闷杀(蛆的生长需氧)、捞(捞出烫死或喂鸡鸭)、堆肥,依靠堆肥发酵产生的热及有害气体来杀死粪中的蛆及蛹。

⑵对成蝇可进行①直接拍打;②捕蝇笼诱捕;③粘蝇纸粘捕

3.化学防制

⑴灭幼虫的常用药物如下:

1)敌百虫:0.3~0.5%敌百虫水溶液,每平方米300~500ml喷洒粪坑。2)马拉硫磷:0.2%乳剂,每平方米粪面500ml。3)倍硫磷:0.1%乳剂,每平方米500ml。

⑵灭成蝇:

1)毒饵诱杀:常用毒饵种类有:0.2%敌百虫糖液、0.2%敌百虫鱼杂、0.05%倍硫磷饭粒。

2)滞留喷洒:主要用于厕所、马厩、猪圈、禽圈、禽舍等多蝇场所,常用药物:倍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各为2g/m2,残效期1~2个月;氯氰菊酯15~30mg/m2,残效期3~4个月。

3)室内速杀:常用0.3%敌敌畏乳剂(1ml/m3,喷雾)、0.3%辛硫磷乳剂(1ml/m3,喷雾)、0.4%氯菊酯乳剂(1ml/m3,喷雾)。

4)野外药物速杀:常用50%辛硫磷(或杀螟松)乳油,每99.18m2用量为50~100ml,超低容量喷雾。

4.生物防制 自然界中蝇类天敌种类很多,已进行试验的有寄生蜂作用于蝇蛹。致病性生物方面,应用苏云金杆菌H9的外毒素对家蝇及丝光绿蝇的幼虫有效

第七节 蚤

蚤属于昆虫纲、蚤目(Siphonaptera),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其特征是:①体小而侧扁,触角长在触角窝内,全身鬃、刺和栉均向后方生长,能在宿主毛、羽间迅速穿行。②无翅,足长,其基节特别发达,善于跳跃。全世界共记录蚤2000多种,我国已知有454种,其中仅少数种类与传播人兽共患病有关。

形态

雌蚤(图20-23)长3mm左右,雄蚤稍短,体棕黄至深褐色。有眼或无眼。全身多刚劲的刺称为鬃(bristle)。

图20-23 雌蚤

1.头部 略呈三角形,其中央的触角窝(antennal foa)可将头分为前头和后头两部分,前头上方称额,下方称颊。触角分3节,末节膨大,常又可分为9个假节。雄蚤触角较长,平均向下藏在触角窝内,交尾时将触角上举以挟持雌虫。有的蚤在触角窝前长有单眼。前头腹面有刺吸式口器,由针状的下颚内叶1对和内唇组成食物管,外包以分节的下唇须形成喙。蚤头部有许多鬃,根据生长部位称眼鬃、颊鬃、后头鬃等,有的种类颊部边缘具有若干粗壮的棕褐色扁刺,排成梳状,称为颊栉(genalcomb)(图20-24)。

图20-24 蚤头部及前胸

2.胸部 分成3节,每节均由背板、腹板各一块及侧板2块构成。有的种类前胸背板后缘具有粗壮的梳状扁刺,称前胸栉(pronotal comb)。无翅,足3对长而发达,尤以基节特别宽大,跗节分为5节,末节具有爪1对。

3.腹部 由10节组成,前7节称正常腹节,每节背板两侧各有气门1对。雄蚤8、9腹节、雌蚤7~9腹节变形为外生殖器,第10腹节为肛节。第 7节背板后缘两侧各有一组粗壮的鬃,称臀前鬃(antepygidial bristle), 保护着其后第8节上的臀板(pygidium),臀板为感觉器官,略呈圆形,板上有若干杯状凹陷并且各具一根细长鬃和许多小刺。

雌蚤腹部钝圆,在7~8腹板的位置上可见几丁质较厚的受精囊。受精囊可分头、尾两部分,形状各种蚤不同。雄蚤腹部末端较尖,其第9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上抱器和下抱器。雄蚤外生殖器复杂,形状也因种而异,故基与雌蚤受精囊一起被作为分类的依据。

生活史与习性

蚤生活史为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图20-25)

图20-25 蚤生活史

1.卵 椭圆形,长0.4~1.0mm,初产时白色、有光泽,以后逐渐变成暗黄色。卵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约经5天左右即可孵出幼虫。

2.幼虫 形似蛆而小,有三龄期。体白色或淡黄色,连头共14节,头部有咀嚼式口器和1对触角,无眼、无足,每个体节上均有1~2对鬃。幼虫甚活泼,爬行敏捷,在适宜条件下约经2~3周发育,蜕皮2次即变为成熟幼虫,体长可达4~6mm。

3.蛹 成熟幼虫叶丝作茧,在茧内作第三次蜕皮,然后化蛹。茧呈黄白色,外面常粘着一些灰尘或碎屑,有伪装作用。发育的蛹已具成虫雏形,头、胸、腹及足均已形成,并逐渐变为淡棕色。蛹期一般为1~2周,有时可长达1年,其长短取决于温度与湿度是否适宜。茧内的蛹羽化时需要外界的刺激。如空气的震动,动物走近的扰动和接触压力以及温度的升高等,都可诱使成虫破茧而出。这一特性可解释为什么人进入久无人住的房舍时会被大量蚤袭击。

4.成虫 成虫羽化后可立即交配,然后开始吸血,并在一、二天后产卵。雌蚤一生可产卵数百个。蚤的寿命约一、二年。

雌蚤通常在宿主皮毛上和窝巢中产卵,由于卵壳缺乏粘性,宿主身上的卵最终都散落到其窝巢及活动场所,这些地方也就是幼虫的孳生地,如鼠洞、畜禽舍、屋角、墙缝、床下以及土坑等,幼虫以尘土中宿主脱落的皮屑、成虫排出的粪便及未消化的血块等有机物为食;而阴暗、温湿的周围环境很适合幼虫和蛹发育。

蚤两性都吸血,雌蚤的生殖活动更与吸血密切相关。通常一天需吸血数次,每次吸血约2~3分钟,然后离去。常吸血过量以致血食来不及消化即随粪便排出。但蚤抗饥饿能力也很强,某些蚤能耐饥达10个月以上。

蚤的宿主范围很广,包括兽类和鸟类,但主要是小型哺乳动物,尤以啮齿目(鼠)为多。由于善跳跃,蚤可在宿主体表和窝巢内外自由活动,个别种类可固着甚至钻入宿主皮下寄生,如潜蚤(Tunga)。宿主选择性随种而异,传播疾病者大多是选择性不严的种类。

蚤各期发育和繁殖对温度的依赖都很大,温度低时卵的孵化、幼虫蜕皮化蛹都大大延迟。各种蚤发育所需的有效温度不同,可反应在其地理分布上。致痒蚤(Pulex irritans)发育需较高温度,成为温暖地带常见蚤种。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需要更高温度,该蚤则只在我国南方各省多见。

蚤成虫也对宿主体温有敏感的反应,当宿主因发病而体温升高或在死亡后体温下降时,蚤都会很快离开,去寻找新的宿主。这一习性在蚤传播疾病上很重要。

与疾病的关系

蚤对人的危害可分为骚扰吸血,寄生和传播疾病三个方面。

1.骚扰吸血 人进入有蚤的场所或蚤随家畜或鼠类活动侵入居室,蚤均可到人身上骚扰并吸血。人的反应各不相同,严重者影响休息或因抓搔致感染。

2.寄生 潜蚤雌虫寄生于动物皮下。在人体是因穿皮潜蚤(Tunga penetrans)寄生引起潜蚤病。该病见于中南美洲及热带非洲,我国尚无记录。

3.传播疾病:蚤主要通过生物性方式传播疾病。最重要的是鼠疫,其次是鼠型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还能传播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病。

⑴鼠疫:是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所致的烈性传染病。其自然宿主在我国是旱獭(Marmota)、黄鼠(Citellus)和沙鼠(Meriones),蚤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当蚤吸食病鼠血后,鼠疫杆菌在蚤的前胃棘间增殖,形成菌栓,造成前胃堵塞(图20-26)。再次吸血时血液不能到达胃内,反而携带杆菌回流到宿主体内致使宿主感染。受染的蚤由于饥饿,及血频繁,因而更多地感染宿主动物。该习性在鼠疫的传播上具有重要意义。

图20-26 蚤的消化器官

病原体通过蚤在野栖啮齿动物中传播,构成鼠疫自然疫源地,当人或家栖鼠类进入疫源地感染了鼠疫,可引起家鼠和人间鼠疫流行。

⑵鼠型斑疹伤寒:由蚤传播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原是热带和温带鼠类特别是家栖鼠类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仅为散发,偶尔也暴发流行。蚤吸血感染后,立克次体在其胃和马氏管上皮细胞内繁殖,细胞破裂后随粪排出。一般认为人是在被蚤叮咬后蚤粪污染伤口而致感染。立克次体在蚤类粪中可保持传染性长达9年。

⑶绦虫病:蚤是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人体感染主要是误食了含似囊尾蚴的蚤而致。

我国重要的传病蚤

1.致痒蚤(Pulex irritans)亦称人蚤,在眼下方有眼鬃毛1根;受精囊的头部圆形,尾部细长弯曲(图20-27)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可见,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蚤。嗜吸狗、猪和人血,对人骚扰性较大,尤以儿童为甚。可传播鼠疫,也是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图20-27 两种蚤的鉴别特征

2.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眼鬃毛1根,位于眼的前方;受精囊的头部与尾部宽度相近,且大部分呈暗色(图20-27)在我国沿海省市多见,主要宿主是家栖鼠类如小家鼠、褐家鼠和黄胸鼠等。亦吸人血。是人间鼠疫的重要媒介,也传播鼠型斑疹伤寒和缩小膜壳绦虫。

防治原则

1.清除孳生地 宜在平时结合灭鼠、防鼠进行,包括清除鼠窝、堵塞鼠洞、堵塞鼠洞,清扫禽畜棚圈、室内暗角等,并用各种杀虫剂杀灭残留的成蚤及其幼虫。

2.灭蚤防蚤 药物敌百虫、敌敌畏等喷洒杀蚤有效。同时,注意对狗、猫等家畜的管理,如定期用药液给狗、猫洗澡。在鼠疫流行时应采取紧急灭蚤措施并加强个人防护

第十九章 蛛形纲 第一节 概述

蛛形纲的特征是躯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无触角,无翅,成虫有足4对。本纲中有医学意义的是蝎亚纲(Scorpiones)、蜘蛛亚纲(Aranea)和螨亚纲(Acari)或称蜱螨亚纲。现以蜱螨亚纲为代表叙述。

形态

蜱螨类是小型节肢动物,外形有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等。小的虫体长仅0.1mm左右,大者可达1cm以上。虫体基本结构可分为颚体(gnathosoma),又称假头(capitulum)与躯体(idiosoma)

图19-1 螨体段分划示意图

1.颚体 位于躯体前端或前部腹面,由口下板、螯肢、须肢及颚基组成。

2.躯体 呈袋状,表皮有的较柔软,有的形成不同程序骨化的背板。此外在表皮上还有各种条纹、刚毛等。有些种类有眼,多数位于躯体的背面。腹面有足4对,通常分为6节(包括基节、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跗节),跗节末端有爪和爪间突。气门或有或无,位于第4对足基节的前或后外侧, 生殖孔位于躯体前半部,肛门位于躯体后半部。

生活史

蜱螨类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等期。幼虫有足3对,若虫与成虫则有4对。若虫与成虫形态很相似,但生殖器官未成熟。在生活史发育过程中有1~3个或更多若虫期。成熟雌虫可产卵、产幼虫,有的可产若虫,有些种类可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与医学有关的种类

在蜱螨亚纲中,与医学有关的有寄螨目中的蜱和革螨,真螨目中的恙螨、疥螨、蠕形螨、尘螨等。

蜱螨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寄生 疥螨寄生于人体皮内引起疥疮;蠕形螨寄生于毛囊、皮脂腺引起蠕形螨病。2.叮刺或毒螫 革螨、恙螨叮刺人时可致皮炎;蜱叮咬严重者可致蜱瘫痪。3.吸血 蜱吸血量大,饱血后虫体可胀大几十倍甚至100多倍。4.过敏性疾病 尘螨能致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类、过敏性皮肤。5.传播疾病

⑴病毒病:硬蜱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革螨及恙螨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

⑵立克次体病:恙螨传播恙虫病,硬蜱传播北亚蜱媒斑疹伤寒,硬蜱和软蜱传播Q热,革螨传播立克次体痘。

⑶细菌病:硬蜱、软蜱和革螨传播兔热病。

⑷螺旋体病:硬蜱传播莱姆病,软蜱传播蜱媒回归热。

蜱螨传播疾病的特点:①传播人兽共患疾病。②病原体经卵传播较普遍。③既是传播媒介,也多是病原体的贮存宿主。④所传疾病通常呈散发性流行。

第五节 疥螨

疥螨属真螨目、疥螨科(Sarcoptidae),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引起一种有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scabies)。寄生于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

形态

疥螨成虫体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螨大小为0.3~0.5×0.25~0.4mm;雄螨为0.2~0.3×0.15~0.2mm。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钳状,尖端有小齿,适於啮食宿主皮肤的角质层组织。须肢分三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有横形的波状横纹和成列的鳞片状皮棘,躯体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鬃。腹面光滑,仅有少数刚毛和4对足。足短粗,分5节,呈圆锥形。前两对足与后两对足之间的距离较大,足的基部有角质内突。雌雄螨前2对足的末端均有具长柄的爪垫,称吸垫(ambulacra),为感觉灵敏部份;后2对足的末端雌雄不同,雌虫均为长刚毛,而雄虫的第4对足末端具吸垫。雌螨的产卵孔位于后2对足之前的中央,呈横裂缝状。雄螨的外生殖器位于第4对足之间略后处。两者的肛门都位于躯体后缘正中(图19-13)。

图19-13 疥螨成虫

生活史

疥螨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五个期。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啮食角质组织,并以其螯肢和足跗节末端的爪在皮下开凿一条与体表平行而纡曲的隧道,雌虫就在此隧道产卵(图19-14)。

图19-14 皮内隧道中的雌疥螨及卵

卵呈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壳薄,大小约80×180µm,产出后经3~5天孵化为幼虫。幼虫足3对,2对在体前部,1对近体后端。幼虫仍生活在原隧道中,或另凿隧道,经3~4天蜕皮为前若虫。若虫似成虫,有足4对,前若虫生殖器尚未显现,约经2天后蜕皮成后若虫。雌性后若虫产卵孔尚未发育完全,但阴道孔已形成,可行交配。后若虫再经3~4天蜕皮而为成虫。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时8~17天。

疥螨一般是晚间在人体皮肤表面交配,是在雄性成虫和雌性后若虫进行交配。雄虫大多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后若虫在交配后20~30分钟内钻入宿主皮内,蜕皮为雌虫,2~3天后即在隧道内产卵。每日可产2~4个卵,一生共可产卵40~50个,雌螨寿命约5~6周。

生态

1.寄生部位 疥螨常寄生于人体皮肤较柔软嫩薄之处,常见于指间、腕屈侧、肘窝、腋窝前后、腹股沟、外生殖器、乳房下等处;在儿童则全身皮肤均可被侵犯。

2.活动与挖掘隧道 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的深处,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逐渐形成一条与皮肤平行的蜿蜒隧道。隧道最长可达10~15mm。以雌螨所挖的隧道最长,每隔一段距离有小纵向通道通至表皮。雄螨与后若虫亦可单独挖掘,但极短,前若虫与幼虫则不能挖掘隧道,只生活在雌螨所挖的隧道中。雌螨每天能挖0.5~5mm,一般不深入到角质层的下面。

交配受精后的雌螨,最为活跃,每分钟可爬行2.5cm,此时也是最易感染新宿主的时期。

3.温湿度的影响

雌性成虫离开宿主后的活动、寿命及感染人的能力与所处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寿命较长,而高温低湿则对其生存不利。雌螨最适扩散的温度为15~31℃,有效扩散时限为1~6.95天,在此时限内活动正常并具感染能力。

致病与诊断

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为对称分布。疥疮丘疹淡红色、针头大小、可稀疏分布,中间皮肤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点。剧烈搔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引起发痒的原因是雌螨挖掘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的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白天搔痒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可能是由于疥螨夜间在温暖的被褥内活动较强或由于晚上啮食更其所致,故可影响睡眠。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毛囊炎或疖肿。

根据接触史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若能找出疥螨,则可确诊。检出疥螨的方法过去常用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尽端,取出疥螨;或用消毒的矿物油滴于皮肤患处,再用刀片轻刮局部,将刮取物镜检。最近国内学者采用解剖镜直接检查皮损部位,发现有隧道和其盲端的疥螨轮廓,即用手术刀尖端挑出疥端,即可确诊,阳性率可达97.5%。

流行病学

疥疮分布广泛,遍及世界各地。疥疮较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及青年集体中,但亦可发生在其他年龄组。其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疥螨在宿主皮肤上爬行和交配,传播机会更多。疥螨离开宿主后还可生存3~10天,并仍可产卵和孵化,因此也可通过患者的被服、手套、鞋袜等间接传播。公共浴室的休息更衣间是重要的社会传播场所。

许多哺乳动物体上的疥螨,偶然也可感染人体,但症状较轻。

预防与治疗

预防工作主要是加强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及使用患者的衣被。发现患者应及时治疗,病人的衣服需煮沸或蒸气消毒处理,或撒上六六六粉剂。

治疗疥疮的常用药物有:10%硫磺软膏,10%苯甲酸苄酯搽剂,1%DDT霜剂,1%丙体666霜剂,复方敌百虫霜剂,10%优力肤霜及伊维菌素等。患者治疗前均需用热水洗净患部,待干后用药涂搽,每晚一次,效果较好。治疗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方能认为痊愈。

第四节 白蛉

白蛉属双翅目毛蛉科白蛉亚科(Phlebotominae),是一类体小多毛的吸血昆虫,全世界已知500多种,我国已报告近40种。

形态

成虫体长1.5~4mm,呈灰黄色,全身密被细毛(图20-18)。

图20-18 白蛉生活史

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触角细长,分为16节。触须分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器为刺吸式,喙约与头等长,基本构造与蚊同。喙内的食道向后延至头内为口腔及咽,口腔形似烧瓶,其内大多有口甲和色板;咽似舌状,内有咽甲(图20-19)。口甲、色板和咽甲的形态是白蛉分类的重要依据。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狭长,末端尖,上有许多长毛。停息时两翅向背面竖立,与躯体约呈45º角。足细长,多毛。腹部分为10节,第1~6腹节背面长有长毛,第1节的长毛竖立,第2~6节的长毛在不同蛉种或竖立或平卧或两者交杂,据此常将白蛉分为竖立毛、平卧毛与交杂毛3类。腹部最后两节特化为外生殖器。雄外生殖器与雌受精囊的形态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图20-19 白蛉口腔和咽

生活史

白蛉为全变态昆虫。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图20-18)。

1.卵 近椭圆形,大小为0.38×0.12mm,灰白色。可见于地面泥土里以及墙缝、洞穴内。在适宜条件下,6~12天孵化。

2.幼虫 小毛虫状,白色。分为4龄。一龄幼虫长1.0~1.5mm,四龄幼虫约3mm。幼虫尾端具尾鬃,一龄幼虫只有1对,二至四龄幼虫有2对。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一般25~30天化蛹。

3.蛹 体外无茧,尾端连附有四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长约4mm。蛹不食不动,6~10天后羽化为成虫。

4.成虫 羽化后1~2天内即可交配。雌蛉一生仅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可产卵多次。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温度、湿度及食物有关。21~28℃是白蛉发育的最适温度,从卵至成虫约需6~8周。雄蛉交配后不久死亡,雌蛉可存活2~3周。

生态

1.孳生地 白蛉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约10~12cm处为多见。凡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如人房、畜舍、厕所、窑洞、墙缝等处,均适于白蛉幼虫孳生。

2.食性 雄蛉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蛉自羽化24小时后吸血,多在黄昏与黎明前进行。各蛉种吸血对象可有差别。通常竖立毛类蛉种嗜吸人及哺乳动物血;平卧毛类蛉种嗜吸鸟类、爬行类与两栖类动物血。

3.栖息与活动 成虫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阴暗、无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窑、窑洞、桥洞等处。同一蛉种可因环境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栖息性,如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在平原地区为家栖型,栖息于人房、畜舍内;在西北高原为野栖型,多见于各种洞穴内。白蛉的活动能力较弱,其活动范围较小,一般在30m内。

4.季节消长与越冬 白蛉的季节分布与当地的温度变化有关。通常一年白蛉出现约3~5个月。如在北方,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中旬达高峰,9月中、下旬消失。大多数蛉种一年繁殖一代。白蛉以幼虫潜藏于10cm以内的地表浅土内越冬。

我国主要蛉种

1.中华白蛉指名亚种(Phlebotomus chinensis chinensis)成虫体长约3.0~3.5mm,淡黄色,竖立毛类。口甲不发达,无色板。咽甲的前、中部有众多尖齿,基部有若干横脊。受精囊纺锤状,分节,但不完全;囊管长度是囊体长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5根,2根位于顶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5倍。

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于北纬18~42º,东经102~124º地区,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2.中华白蛉长管亚种(P.c.longiductus)形拟指名亚种,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该亚种的受精囊管长度是囊体长度的5.8倍;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10.6倍。国外分布广泛,国内仅限于新疆。

与疾病的关系

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能传播多种疾病。在我国仅传播黑热病。

1.利什曼病

⑴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广大流行区的主要媒介为中华白蛉指名亚种,仅新疆为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major wui)和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内蒙古和甘肃部分地区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近年来发现在我国川北和陇南山区存在以中华白蛉为主要媒介的黑热病自然疫源地。⑵东方疖:又称皮肤利什曼病,病原是热带利什曼原虫。该病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东及印度等地。

⑶皮肤粘膜利什曼病:病原是巴西利什曼原虫。该病分布于南美洲。

2.白蛉热:病原为病毒,其可经白蛉卵传至后代。该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区至印度一带。

3.巴尔通病(Bartonellosis)病原为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分布于拉丁美洲。

防制

根据我国防制中华白蛉的经验,因白蛉活动范围小,飞行力弱,采用以药物杀灭成蛉为主;结合环境治理和做好个人防护的综合防制措施可收到明显效果。

1.药剂杀灭成蛉 在白蛉高峰季节之前,使用二二

三、马拉硫磷、杀螟松进行室内滞留喷洒,或用敌敌畏熏杀。

2.环境治理 整顿人房、畜舍及禽圈卫生,使其保持清洁干燥,并清除周围环境内的垃圾,清除幼虫孳生地。

3.个人防护 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涂擦驱避剂或用艾蒿烟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