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八种解题方法正文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八种解题方法》

时间:

  从各类历史人物的学习评价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进步。小编整理了历史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推动社会论

  主要看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例题释疑】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的功绩不仅体现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更为重要的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国人觉醒。他审时度势,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把革命逐步推向全国。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

  二、历史功过论

  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功和过分别评述,并综合指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例题释疑】试评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是战争后期具有明显的侵略和掠夺性质,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综观拿破仑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起过作用的,他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三、历史阶段论

  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例题释疑】评价蒋介石。1.土地革命时期:蒋介石与人民为敌,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抗战时期:蒋介石领导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贡献。因此说,蒋介石当总统时独裁贪权,对付反对者不择手段;但他在抗战时期又为民族独立做出过贡献。3.抗战胜利后: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发动了内战,既不得民心又不得军心。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有: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是否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评价要客观,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等。只要方法得当,同学们就能轻松的评价历史人物了。

  八种解题方法

  1、结合题目的问法,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完题目后,必须先确定题目的设问方式,根据不同的问法有选择性的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经研究和总结,我把选择题的设问方式分为以下几类:(1)材料反应了……?这种问法不涉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较小,仅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就可以。(2)材料反应了作者……或材料中作者认为、主张、强调、意图……。此种问法变式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中人物的政治派别、核心观点对材料中的主体进行解读。(3)以上材料从根本上说明了……。此类题目重点不是人物的身份和思想的特点,而要从“根本上”三个字入手,重点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培养形成的学科思维和答题规律。

  2、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增加题目的信息量。

  题目越简短学生的出错率越高。因为从题目中提取的信息有限,不利于分析和理解题目,这就需要我们自我融入相关信息,加大题目的信息量。考试中选取的人物大多都是教材中提及到的代表性人物,教材上或教师在上课时已经对人物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补充,在做题时学生应该主动加入以下信息。必要的信息包含时代背景、阶级属性、政治派别、生平事迹、政治(经济)主张、代表性的著作和名言等。如:

  例 1:叶德辉(1885 年中举人,1892 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解答:“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是对人物思想特点的评价,其含义是其思想“表面上看是儒学,其实际是西学”,学生主动加入关于严复、康有为、谭嗣同的思想特点,非常容易就选择 B。

  3、人物的观点必须符合时代背景。

  例 2:“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 朱熹

  D.王阳明

  解答:抓住时代背景(三教合一)是此题的关,“僧”“禅”分别代表佛教和道教,抓住其传入中国和产生的背景排除 A、B,剩下的主要是区别朱熹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联系材料内容选择 D。

  例 3:清政府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

  A.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

  C.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

  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

  解答:其时代背景是向西方学习,“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一句可以看出其反思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结合郭嵩焘的身份及其主要活动选择 C。

  4、材料及答案选项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主张和教材的基础知识。

  历史人物的著作、言论、行为和观点一定会用来证明、论述他们主要的思想主张。不管我们拿到的题目是什么,首先必须将材料和人物的思想主张联系起来。如:

  例 4:朱熹认为:“历象之学自是一家,若欲穷理亦不可以不讲。然亦须大者先立”,所谓先立的“大者”,即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他又说:“小道,不是异端。如农圃、医 、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在朱熹看来格物之根本是

  A.求科学之真

  B.明道德之善

  C.寻历法规律

  D.促百工发展

  解答: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此题非常难,不仅题目难以理解,而且各个答案相似程度很高。但是只有 B 答案符合朱熹的主要思想主张,其他各项与人物与材料都没有关系。

  例 5:“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解答:此题中“人权”即是民主,“生物进化论”即是科学,符合陈独秀的思想主张,且其他三个选项材料中都没有提及,选择 B。

  例 6:大卫.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把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到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并对他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在国家贸易中就会处在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这表明他认为

  A.国家应该统一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

  B.自由市场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C.资本和劳动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资本原始积累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解答:如果只是从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就容易错选 A,但只有 B 选项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5、抓住表明态度的字和词。

  材料中的个别字词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寻找突破口、加快做题速度和效率关键。很多题目的设问是问作者、人物的派别、主张、态度,那么能表明态度的词就非常重要。如:

  例 7:孔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通过“克己复礼”、“修己以安百姓”,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理想,此主张

  A、揭示了春秋战国时社会黑暗动荡的根源

  B、有利于提高统治者的道德自律性

  C、说明了礼仪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源

  D、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解答:材料中的“才能达到”表明了孔子的态度和“礼”的作用选 B。

  例 8: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

  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

  解答:“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可表明态度。

  6、重点把握介词连词、转折词和语气词。

  介词连词和转折词多用于几个现象观点的连接递进,更能体现人物的中心思想和核心主张。

  例 9:古希腊曾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举领导人物。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的人才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包括治理国家在内的各行各业专业人才。按照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是

  A、精通政治的政治家

  B、学富五车的教育家

  C、资产雄厚的有产者

  D、善良高尚的慈善家

  解答:抓住语气词”“必须”和限定词“专业人才”选择 A。

  例 10:16 世纪,马丁·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D.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只有……才是”,既表明了人物的观点又强调了重点,结合人物和核心观点选择 D。

  7、出现两个材料、两个人物要进行比较。

  例 11: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例 12: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

  ②黄宗羲强调民本

  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④ 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 13: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

  A.以古鉴今

  B.尊崇天道

  C.施行“仁政”

  D.因时改革

  以上三题,需要对材料提到的多个人物的观点进行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要寻找相同点和不同只需要结合前面讲述的几个方法

  8、看材料是描述还是评论。

  描述性的材料主要是对某种历史现象的直接的描述,一般不表明人物的观点,而评论性的材料,主要是对人物某种观点的陈述,主要标志性的词语有:认为、注重、主张、强调、支持、反对、赞同等。

  例 14:1839 年,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英吉利)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到巴厘满(议会)衙门共议乃行。大事则三年始一会议,议有战和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可见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主张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为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解答:从材料是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作者并没有对英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评价,选 B。A 项学生加入《四洲志》的基本知识即可排除,C项林则徐的经历不符,D 项学生加入洋务派的信息可排除。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八种解题方法相关文章:

1.高考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原则和方法

2.高中历史综合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3.初二历史学习方法,材料题答题技巧

4.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汇编

5.2019高考文综历史考场答题技巧分析 高中文科历史有哪些答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