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正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

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

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二)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

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

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

5、讨论:时针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

6、小结:1时=60分。

7、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

四、拨一拨,读一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材内容:新课程第二册教科书P9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水果图片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原始数据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住着一直叫聪聪的猴子。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许多的好朋友来为它祝贺生日,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二、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1、提问: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2、(没看清)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五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报告数据的方法。

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A、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B、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

6、展示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你能把自己记录的结果说听听吗?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出示课题)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6、3、7、2、3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你能来说一说吗?

3、这样一张用来统计各种数据的表格我们就叫统计表。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五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得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刚才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那么这张图叫什么呢?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五、练习应用

1、明天就是聪聪的生日了,老师也调查了我们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个月份,并制成了一张统计图。从统计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大家帮了聪聪这么多忙,聪聪非常高兴,它想请小朋友们也去为它祝贺生日,你们愿意吗?

电脑播放聪聪的话:小朋友,很高兴你们也能来我家做客。我想去买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来招待你们,可是我又不知道你们喜欢吃哪些水果,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吗?

4、学生填调查表,在自己喜欢的水果下面做上记号。

5、老师读数据,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统计表中的数量。再根据各类水果的数量,在统计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

6、展示、

(1)谁愿意跟聪聪说说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吃哪些水果?

(2)看着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六、

1、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获。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2、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统计的知识,你发现了吗?

3、别急,小猴聪聪还有话要说呢!(小朋友,你们可真厉害啊,今天就学会了这么多,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谢谢大家帮了我的忙,同时也欢迎你们明天到我家来过生日。再见,再见。)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 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第六课:

综合练习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练习 二的7-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能 力: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突破方法 :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2、看卡片写得数

90+8= 77-7= 4+60= 28-8=

17-9= 95-5= 11-5= 6+30=

二、练习

1、做第8题,按小组参加

2、第9题,

32=(30)+2举例说明,理解后在书上完成。

3、第10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可指名回答。

4、做12题

强调先看清题目要求,再把各数排列起来

5、做第7、11、13题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第六课:综合练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4、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用数学 (p19:例3)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略)

四、完成课外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3。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与探究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探究一

出示:26+18=□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出示课题:巧算)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出示:82-67=□-□=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3、师:试一试

归纳规律

1、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三、练习与巩固

1、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四、课堂小结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相同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知识链接

5+5+5=( )( )

9+9+9+9+9=( )( )

43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

54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导学释疑

1、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请解决以下问题

(1)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2、想一想,连一连

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两个问题

三、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学生独立完成P23练一练错题改正及整理

四、课堂小结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