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3篇)正文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3篇)》

时间:

高二是高中三年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适应,对高中语文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3篇高二语文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1

《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就在于让学生提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重视环保。

应该说,这是一篇比较严肃的文章。平时我上课的语言都是比较随意的,这次我希望我可以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就从这篇课文开始改变。我发现,当我的语言变得正式的时候,学生也变得很严肃。他们有了想更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念头,正是这念头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去阅读文本,从而理解这篇课文的深刻内涵。安静地思考,对于《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是很必要的。

另外,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来串联这篇课文的教学,即:1)山是怎么思考的?2)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具体是什么?3)人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课堂,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课堂教学完整。这是我以√★√后也要继续坚持的。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2

1.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感受小说主人公的“硬汉精神”。

2、学习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以语言、心理描写为主)。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的人物独白与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当堂习作,练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心理。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学生就自己的课前了解,谈谈对海明威的认识。

(对海明威的生平或他的创作特点,就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谈谈感受)

2、请学生简单复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情节。(放图片)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为了帮助大家回忆,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

3、明确选文情节:四次遇鲨

(课文中节选的是哪部分情节?一共几次?)

4、分析人物:

1)明确情节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四次遇鲨的情节是否重复单调?不重复,因为老人每次遇鲨的情况不同,体力工具等都不一样。

那么作者详细交代这些情节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帮助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通过比较老人每次遇鲨时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讨论)

(从内容上看,在四次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四人讨论,可针对其中两次进行比较,也可全部比较。

武器、信心、对鱼的珍视程度——身为渔夫的存在价值)

3)总结:

(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活动、语言——内心独白,刻画了一个勇敢坚毅面对失败依然不屈不挠的老人)

5、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者除了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人自己的心理与内心独白外,还描写了什么?鲨鱼、环境

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在孤独无依的处境下依然坚持抗争的坚韧意志。

虽然主人公一直和鱼搏斗,但小说的题目不是“老人与鱼”而是“老人与海”,为什么?比起鱼,“海”更可怕、强大,而个体的人非常微小,面对无法抗衡的强大力量老人仍以其微弱的力量对抗,更能显示其硬汉形象的悲壮性,更有震撼力)

6、复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手法:

7、教师给出图画,请学生发挥想象,用100字左右描写画面,突出人物形象。

2.高二语文《老人与海》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家作品

参看注释。

二、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主旨

1、默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评注。读后填表。

回合鲨鱼种类、数量使用武器较量结果老人状态鲨鱼大马林鱼。

第一回合一条巨大的鲭鲨鱼叉绳子头脑清醒决心坚强死定残缺不全少40磅肉。

第二回合两条星鲨刀子绑在桨把上好好休息,攒些力气,手痛,肩痛,手淌血死了被吹掉1/4竟是好肉。

第三回合一条犁头鲨刀子绑在桨把上把手泡在水里沉水。

第四回合两条星鲨短棍脊背靠在船艄,身体疼痛、僵硬、寒冷一条逃走,一条滑进水里半个身子被咬烂,剩下半条鱼。

第五回合成群结队

的星鲨棍棒、舵把、桨把喘不过气来,嘴里有铜腥气一个接着一个扑上来残骸。

2、交流问题。

①在与鲨鱼的一次次搏斗中,老人的精神与身体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和冲击,而自己经过艰辛努力获得的收获最终一无所有。桑迪亚戈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来衡量?

坚强、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的硬汉子的形象。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②描写鲨鱼的特征有何作用?

反衬老人的勇敢、智慧

教师补充:何为反衬,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小说中,不少地方都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衬托出老人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③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三、总结

题目是《老人与海》,而表明上,小说是写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经历,但实际上,老人的形象极具概括性,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存在,而成为了人生的一种象征。老人桑地亚哥就是“硬汉子”的代表,大海则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行走中的“强物”,厄运的象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们都要遇到挫折,被厄运所阻挠,只有经历与“鲨鱼”的较量,才能成为强者,唱出最美的歌。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3.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学反思

课前仔细读了读教材,我们集体备课组也经过了仔细的讨论,因此准备是充分的,但是,事与愿违的时刻总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的课堂,我很失望。

昨天晚自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课堂中先检查了生字词的自学情况。然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表现就不积极,除了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其他学生纹丝不动。但是教学任务在几个学生的配合下还算完成的。接着,找出文中描写老人和海鸥关系的一句话,这时出现了两种情况,学生坐在座位动眼不动手,在我的几番催促下他们才勉强拿起了笔,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们只是在画句子而已,画的并不太准确。

今天上的是第一节课,是学生精神最为充沛的时刻,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呢?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课堂上容不了太多的其他思想,于是我继续投入课堂中。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老人对海鸥像亲人的部分,让学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片段,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由于我在布置任务前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此时学生的表现还算积极。

学生自学了大概15分钟,开始交流学习的时候,课堂又出现了沉闷的气氛。这课啊,真够压抑的!我的情绪在几番打击下,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幸好,没过多长时间就下课了。

课间我调整了情绪然后精神饱满开始上第二堂课。第二堂课的时候,学生依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只是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回答问题的,并不是心甘情愿主动举手。

课后我想是不是我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希望我的课堂中学生能踊跃发言。不过换种思维想想,学生既然会谈了,读懂了,老师又有何用呢?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口若悬河只是我的善良愿望,本就不善言辞的农村学生,既然不会说,那就让他们写,我们也不该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滔滔不绝,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外交家,能够与他人顺利交往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作家,他们能用语言表达日常需要表达的就可以了。读书本就有一种意境。

不可言传,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允许这样的意境的存在呢?身为老师,有的时候真觉得悲哀。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3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亦然也。一味的教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不得其解。因此,要使教学相长,反思必不可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一学期来的工作,引发了不少的思绪。

高二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高三,尽管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投入十分积极的,毕竟他们面对自己人生的关键选择。而这届高二学生是从高一升到高二,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似乎是个负担,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热情。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法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 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兴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也许下学期教师得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策略,尽可能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点兴趣和成就感,也许才可能逐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今天上午进行青年教师展示课比赛。我是一号授课老师。我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掌声》。

本次比赛以无声授课的形式进行。通过比赛,展现了我的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因身体残疾而内心忧郁、自卑的小孩子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不得不上台讲故事。她本以为会被无情的嘲笑,想不到同学们给了他鼓励和掌声。从此她变得开朗自信,以微笑面对生活。

教学要突破的知识点有:

一、学会默读课文,感知文意。做到不指读,不出声。

二、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感受到英子前后的变化。

三、练习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本次无声授课,我设计了掌字的教学。通过文章的题目来认生字,把生字放到课题中学习。通过老师的配乐朗读,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感受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最后作业布置中进行课文复述的练习,把英子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同时进行情感迁移拓展,生活中不仅掌声可以鼓励帮助人,早上的一句问候,上下楼梯的礼让都是最美的行为。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更要把爱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做文明的接班人。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要注意表情和态势语,说话要自信有力,情绪饱满。同时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评语多样化,充分展示到位。把握好课堂上的台风。在内容设计上太多,流程进行的太快,没有铺展讲开。区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重视生字教学,增加识字方法和识字的趣味性。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5

最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寡人之于国也》。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课后许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PPT的制作问题,比如生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再比如课堂后半程略显仓促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我想除了准备不够充分之外,不能“根治”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功力”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聪明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不是聪明人,但也不能老是在这里“盘桓”。以上问题不再赘述,我下面想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我担心时间不足,人为地推动了教学进程,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本来说好的小组合作,也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一一回答,省略了“讨论、切磋”的过程。这样一节课看其来算是完整了。可实际上呢?学生在课堂前半段形成的思考、探究、合作的气氛恰恰被教师强行打破了。如果课下进行一次调查,我相信,后半段的学习内容虽多,但是学习效果一定不如前半段。

其实,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节课哪怕不能完整地上完,我也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平时没有人听课,课堂再沉默也不怕别人说冷清。我相信一节“好课”,学生的思维像是河流,看似平静的表面,一定“暗流”涌动。老师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当孩子们的思想闸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让思维的潮水向着预设的目标奔流。好课不一定就是“好看”的课,热闹的课。而我在这方面,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时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听课的老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让自己“表现”的更优秀,颠倒了教与学的主次,也往往适得其反。

最后,这种仓促也和自己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应对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不强有关系。借班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往往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推测、臆断。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够的教学智慧,是很难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内完成学生的需求评估的。无法评估学生需求,就无法对教材进行评估、取舍和整合,进而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可以说一节课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师生的“你来我往”,更是一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从这些问题上,能够折射我的种种不足。

但是,这节课的整体效果我还是满意的。其一,我始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准确、中肯、重点突出,注重了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二,多多少少放弃了上公开课、比赛课时的“功利心”,教学更加“本色”,展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当然也略微有些随意和放松,教学语言不如比赛课那么精练。其三,我鼓足勇气到兄弟学校,上了一节交流课,做好了“挑刺”,“挨批”的心理准备。当然大家的点评还都是以鼓励为主,批评较为委婉,让我非常感动。其四,这节课让我有机会把最近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看清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认清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可谓是受益匪浅。

最后,在此感谢一中的张老师,给我这次上课的机会。其实,人生何处没有良师益友呢?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一个教书人也是如此。参加过那么多的比赛,我算是见过自己,懂得了一个人不能像是枝头的树叶,只懂得迎风飞舞、轻狂,终究吹落于北风之中,要知道天高地厚,众生浩渺。这是我参加各种比赛后最大的感触。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6

要情思飞扬,声情并茂。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有“味”这是我探索的方向,由于“胡同生活”离我们比较久远,很难产生像作者那样的情感。所以我觉得首先要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它的话语范围。因此我在课前收集大量的关于“胡同”和胡同里的生活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同学们在极具“京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歌声悠远,京味袅袅,在加上那各种各样古老胡同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于是上课就有了较好的氛围。这种“味”和“情”在自觉不自觉间就打动了学生,近而就能很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了。

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很难把握也很难和课本里的“文化”等同起来,于是我开始播放幻灯片,引导他们“文化”是一种我们能看得到的,感受得到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事物,或是在某一地域`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南方碧水人家的民居”“蒙古粗犷豪放的生活方式”等等。那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人文现象呢?大家开始好奇,抓住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立刻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认为好多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方能融会贯通,终生受益。

三、发挥教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我认为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好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语言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分析,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会。对教材能心领神会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通,进入到情景中去。如同庄周化碟,孰蝶孰我,难以分解。自然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进能出,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此。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7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引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的新型教学关系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走向语文教学的前台。

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我注重学生的读。

在教学第一小段时,请学生轻声读,并想一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懂的要问大家?读后交流。

生1:我读懂了商人丢了骆驼。

生2:我读懂了它心里很着急。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2:找了好多地方看出来的。

生3:还可以从着急、赶上去问可以看出来。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那谁能读出商人的着急呢?(指名读,自己读,齐读)

而在教学第2——9自然段时,分角色朗读,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指名读等。

更有趣的是教学第十自然段时,学生学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读老人话时,学生的那副少年老成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模仿力。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8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起秋天,大家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硕果满枝的丰收图景,也可能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感慨,那么,郁达夫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怎样的秋天图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学生翻开书,很快地找到了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结合自读提示,初步把握了景物特点与心境及时代背景的关系。这样,在兴味盎然中也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高一语文教学反思共5篇】高一语文教学反思共5篇。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讲授《药》时,鉴于鲁迅小说语言的含蓄性,我先让学生自读设疑。学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阿义可怜”“乌鸦箭一般飞走了”“华大妈的不足和空虚”等问题上。借着一位同学质疑小说第三部分与前后文的衔接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情节的发展,弄清了双线结构。就“乌鸦”的描写重点阅读第四部分引出对主题的发掘。然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茶馆的对话,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和思想状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其效果。最后让学生自己体味环境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三:高中语文教学反思(2291字)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法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

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兴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今年我担任了高二(5)、(6)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在高中理科班,有部分学生严重偏科,虽说语文是文理科高考必考科目,但许多理科生有意无意地把这门当做“文科”,甚至当作“副科”,日常生活中忽视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学语文无用,不愿学甚至不学语文,语文课成了“睡觉课”、“娱乐课”。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来都不值150分,也用不着花多少时间去学它。尽管理科班当中也有极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偏爱理数化,语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毫无学习热情。因此,理科班的语文老师只能自叹“教语文难,教理科班的语文更难”。

在这学期教学实践中我得出如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转变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我们要让理科班的学生认识到:语文是“万科之母”,学生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它课的基础。让他们明确在语文课上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与基础,在语文课上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其他课中来,并让其有所发挥、发展。同时语文学习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更好的依据。

(二)激发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用爱去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是人对待事物或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体验,它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始终,是一种很强大的活力。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洽,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教师爱学生,关注学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创设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是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主动、愿意与教师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实现对话,达成共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用语言,还要通过教师的一举一动来传达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二者交融就会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激情燃烧的氛围

如果课堂上有激情燃烧的氛围,学生学习自觉程度高且兴趣浓厚,课后学生就容易保持自主学习状态,反之,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厌弃这门学科,拒绝进一步学习。如何创设激情燃烧的氛围呢?

首先是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或是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引用诗词、成语、寓言故事、歌曲、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用图片、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自然而然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次,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远。根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方面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应该有适合其特点的不同教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2

状态,促使学生把教学策略内化为学习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唐宋散文选读》应重视作品的阅读欣赏实践,教师可提供必要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从书刊和互联网上找寻资料;可组织诗歌散文朗诵会或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和多媒体展示会,交流阅读欣赏心得。还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仿写古代诗词或撰写对联,撰写鉴赏小论文,编纂自己的古代诗歌散文集。注重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向学生推荐《咬文嚼字》等语文报刊,指导学生对教科书、报刊、商品包装、街头广告、电视字幕、播音员用语进行纠错。可以自己编写相关的相声、小品等。还可以与必修课中学习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与高考的语文文字应用题结合起来。

3、积极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

正处在青春年华的理科班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教师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组织与开设属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自我展现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或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表演自己出众的口语能力。或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着重问为什么,以此让学生表演并锻炼思辨能力或课堂上开设诵读比赛,让他们的朗诵能力尽情表现,并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或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尽显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其自主性,重视其积极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语文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较高的语文修养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偏科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和乐学语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让理科班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11

近段时间在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共分四个专题: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越复习越觉得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博大精深,韵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诗歌往往通过几个意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有限的诗句里蕴含丰富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想象和联想才能把握住。但我发现通过从这几个专题的复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握住诗歌鉴赏的诀窍,提高高考得分率,甚至能向满分靠拢。所以系统的指导学生复习诗歌鉴赏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先从鉴赏诗歌的形象入手,先梳理出一整套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的文化意义和常用的一些意境修饰语,要求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背下来,记下来。上课的时候我再用多媒体幻灯片出示一些例子,一步步引导他们答题,并一起归纳出答题的步骤,最后辅以随堂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我发现效果还很不错。

后面几大板块我都按类似的步骤进行,发现学生比较能接受,碰到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也不再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己也通过教学对诗歌鉴赏的知识有了个系统的了解,让自己在诗歌鉴赏方面的水平也有了个新的提高,可见,做任何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准备,有条理有系统地去完成,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另外,通过诗歌专题训练也暴露出学生在这方面的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太懂诗歌,这极大地影响了做题。试想,一首诗歌写什么内容你都不知道,那不管教给你什么方法都是白搭。所以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时间里要多注意引导学生读诗歌,背诗歌,赏诗歌,以期他们能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形成鉴赏诗歌的语感,提高他们一点点读诗歌的素养。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起秋天,大家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硕果满枝的丰收图景,也可能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感慨,那么,郁达夫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怎样的秋天图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学生翻开书,很快地找到了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结合自读提示,初步把握了景物特点与心境及时代背景的关系。这样,在兴味盎然中也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讲授《药》时,鉴于鲁迅小说语言的含蓄性,我先让学生自读设疑。学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阿义可怜”“乌鸦箭一般飞走了”“华大妈的不足和空虚”等问题上。借着一位同学质疑小说第三部分与前后文的衔接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情节的发展,弄清了双线结构。就“乌鸦”的描写重点阅读第四部分引出对主题的发掘。然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茶馆的对话,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和思想状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其效果。最后让学生自己体味环境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篇13

课前仔细读了读教材,我们集体备课组也经过了仔细的讨论,因此准备是充分的,但是,事与愿违的时刻总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的课堂,我很失望。

昨天晚自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课堂中先检查了生字词的自学情况。然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表现就不积极,除了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其他学生纹丝不动。但是教学任务在几个学生的配合下还算完成的。接着,找出文中描写老人和海鸥关系的一句话,这时出现了两种情况,学生坐在座位动眼不动手,在我的几番催促下他们才勉强拿起了笔,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们只是在画句子而已,画的并不太准确。

今天上的是第一节课,是学生精神最为充沛的时刻,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呢?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课堂上容不了太多的其他思想,于是我继续投入课堂中。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老人对海鸥像亲人的部分,让学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片段,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由于我在布置任务前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此时学生的表现还算积极。

学生自学了大概15分钟,开始交流学习的时候,课堂又出现了沉闷的气氛。这课啊,真够压抑的!我的情绪在几番打击下,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幸好,没过多长时间就下课了。

课间我调整了情绪然后精神饱满开始上第二堂课。第二堂课的时候,学生依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只是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回答问题的,并不是心甘情愿主动举手。

课后我想是不是我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希望我的课堂中学生能踊跃发言。不过换种思维想想,学生既然会谈了,读懂了,老师又有何用呢?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口若悬河只是我的善良愿望,本就不善言辞的农村学生,既然不会说,那就让他们写,我们也不该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滔滔不绝,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外交家,能够与他人顺利交往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作家,他们能用语言表达日常需要表达的就可以了。读书本就有一种意境。

不可言传,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允许这样的意境的存在呢?身为老师,有的时候真觉得悲哀。